别让一通电话成为你进入好公司的绊脚石

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面试官接触了很多求职者,面试的岗位涉及销售、服务、行政和管理。

我当时所在的公司也算是业内知名的外企,即使是基础岗位门槛也还是比较高的,其中英语沟通能力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有时候连续很多天,面对手头上几十个求职简历我都有点发怵。

不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而是特别怕一通最短也要10分钟的电话面试又一次浪费了彼此宝贵的时间。

这里分享的4条电话面试技巧的干货希望能助此刻正在或准备跳槽的你一臂之力。

01

电话面试的初印象很重要,如果你也在等待求职公司的电话,就时刻拿出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听每一通电话。

HR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和琐碎,所以每个面试官都特别希望这通电话打出去,接听者能在铃音三声之内接起电话,并且不会有背景嘈杂、正在会议中、此刻不方便等情况的发生。

否则,下一通来电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或者是否会发生真心不好说,可能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就这么和你擦肩而过了。

通常我在电话接起的一刹那会留心对方接电话的语气,声音清楚情绪饱满的一声“喂,您好!”会给我留下不错的印象分。

相反,很多人习惯性看都不看来电就随随便便敷衍了事的应答则会减分。

你可能会问,不就一个“喂”字,至于吗?

真的至于。既然你已经在做求职的准备,就请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随时可能出现的工作机会。

见到陌生电话千万不要做任何预判非常重要。

真诚有礼貌的接听,并且尽可能在自己舒适的环境中接听,因为一旦是面试电话,至少也要有10-20分钟的沟通。

不被周遭环境影响自己的状态也很重要。

那如果自己当下真的正在外面吃饭或者赶路怎么办呢?

很简单,礼貌得体的解释自己现在的处境,并且预约下次和面试官沟通的时间,尽可能要来对方的电话(最好是手机或直线电话),自己主动打过去。

我曾经在打给一位面试者的时候,明显的听到对方身处很嘈杂的环境。由于听不清我最开始的自我介绍,TA有些不耐烦的质问:“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我猜想TA可能误以为我是广告推销之类的骚扰电话,所以语气非常生硬。到后来TA听出我是应聘公司的面试官后,语气略显尴尬,可能是有点紧张,TA解释了自己现在不方便接电话之后,就只是简单要求我稍后再来电沟通,然后就匆匆挂了电话。

坦白说,这通电话之后我直接在这份简历上打了个×。真的别惊讶我的草率和“以声取人”。这位求职者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处理事情的方式已经足以自毁前程了。

第一,在不能确定对方身份的情况下用不合适的态度质疑对方的沟通方法在职场真的不可取。

想想看,如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客户来电,印象分就全没了,生意都有可能泡汤。

第二,发现自己弄错对方身份之后的解决方法也不成熟。

至少首先感谢对方的来电,并且对目前无法进行电话沟通表示真诚的歉意吧!缺乏基本的职场礼仪又一次被扣分。

第三,被动的等待下次面试机会的到来非常愚蠢。

竞争如此残酷的社会,时刻都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主动邀约下次打给面试官进行沟通的机会或许还能挽救你的前两个错误。

消极被动的心态在职场总不会有好运气!

02

中英文的自我介绍的确需要充分准备,但千万别像背课文。

经常碰到大学刚毕业的应聘者对于自我介绍那是张口就来,但是流利顺畅的过了头,一听就是背了无数遍,而且面对任何公司都是这一套。

老实说,虽然HR不会因为“背出来”的自我介绍就一下子否定掉你,但是这一环节真心不会为你加分,而没有针对性的自我介绍其实同样也浪费了彼此宝贵的时间。

建议大家针对自己应聘的不同公司不同岗位所需要技能的不同,根据自己简历里提到的内容,有侧重点的展开和补充,时间控制在3-5分钟为宜。

说到英文面试,也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经历。

通常我在5分钟的简单中文沟通之后,会进入英语口语测试阶段。

- “So now can you say something more about yourself in English?”

- “Yes. My name is ***,I come from Ningbo,Zhejiang Province. I graduated from *** University…”

听着这几句无比流程化,无比熟练的英文自我介绍,每次我都要强忍着自己别笑出声来的冲动。

这几句英文自我介绍的开场白,真的好像所有人都商量好的一样,还是百度搜索头一篇我不知道。如此的千篇一律,如何能使你在万千人中脱颖而出?

重点是,这几句真心是废话。

我前面已经用中文对你做了5分钟的了解,而且我的问题里强调了“say something more”,如果你还用自己背熟的东西来回答我,不是你的英文沟通能力真心没有达到“良好”,还无法自如的进行简单随机的日常交流,那就是你非常缺乏临场应变的能力,思维固化,不够灵活。

其实,基础岗位所需要的英语能力并不需要非常强,按理说大学四级的英文水平已经足以应对了。

可是我接触的很多面试者,一面对要讲英文的情况就一下子慌了神,远远没有讲中文那么自信。我甚至碰到过拒绝和我说英文的面试者。

这点自信都没有,怎么通过面试呢?

明知道英文是进入外企的硬杠杠,既不充分准备,又要来面试,你对自己的运气就这么自信?

大学里只要是通过四六级考试的英文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词汇量了,哪怕大四找工作之前突击1个月的口语,基础岗位简单的英文沟通都不会成为很大的障碍。

所以,不要被英文面试吓到,语法错误、单词出错、回答不流利都不是大问题,但是自信的语气和听懂问题回答到位才是最重要的根本。

03

过度自信不可取,有时真诚谦虚的态度反而会给你带来好运。

前面讲了一些浅显的电面小技巧,都非常实用具体。

技巧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另一个几乎影响面试结果50%的因素竟然是“态度”。

经常会碰到一些非常自信的应聘者,看简历就知道在学校也是能力出众的风云人物,各类比赛活动一个不落,社会实践也满满霸屏。

电话沟通中明显能够感受到强大的气场直穿耳膜,对于所提问题侃侃而谈,见招拆招,基本上回答的也有理有据,滴水不漏。

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自己能够成功通过面试100%的自信。

不得不承认,自信的确是职场非常重要的素质,但是凡事都讲个度。

你还没入职呢就如此笃定自己已经完全能够驾驭工作,甚至给人一种我不选你就是“脑子进水”的感觉真的就物极必反了。

试想一下,如此“自负”的新人,或许业务素质过硬、适应能力也非常强,及其容易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但过度的自信会给人留下“不踏实”、“浮躁”、“管理成本较高”等负面印象。

如果面试销售类、市场类的工作可能还好,但如果是服务、运营、行政等类型的工作,可能本身公司需要的是更加具有亲和力,态度谦虚,低调不露锋芒的性格。

新人初入职场,在任何一个岗位至少也要踏踏实实干个一两年,你这么自信,HR真的会怀疑:这个岗位留得住你吗?

对于HR来说,员工离职率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标准。

如果一旦给面试官留下这样的印象,那真的糟糕了,或许你的能力出类拔萃,但却输在了自负骄傲的态度上。

既然是来应聘,既不盲目自卑,也不过度自信,不卑不亢才是正确的求职态度。

04

有些问题是雷区,第一次电话沟通,千万不要提及!

还有很多面试者,没聊两句,就着急的开始打听:

“请问这个岗位的薪水是多少?”

“请问你们五险一金都交吗?”

......

每当听到这样急不可耐、一上来就直接沟通薪水报酬的面试者,我通常都会马上结束电话,直接刷掉这名候选人。

请大家永远记着,薪水、福利待遇等问题,只有在你全部面试都通过之后才会被提及

在这之前,所有的流程里面都是公司对于你个人是否适合公司文化,能力是否胜任这个岗位而进行的。

这是非常基本的面试常识。千万不要在面试官没有主动提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先抛出来,一旦如此,后果真的是自掘坟墓。

即使面试官在每次面试结束时问你是否有其他问题想要了解,你可以问问岗位和公司相关的情况,但切记不要问薪资相关的问题。

为什么啊?薪资当然是每个求职者最关心的的问题了。我不是为了赚钱,何必浪费时间应聘呢!

没错!但是要不要你真的全在公司。

在还没决定录用你之前就算是你知道了薪水的数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每个岗位的薪水其实都有一个range,最终的薪资取决于应聘者的能力高低。

把薪资的问题留到最后,当公司决定录用你的时候,其实你反倒拥有了更多主动权,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package。

特别是当你手拿几家公司的offer的时候,更加有了谈判的资本,真的可以选择自己最想去的那家公司和HR好好谈谈薪资的方案。

职场如江湖,面试就是要拿到那张江湖通行证,认谁不是一把辛酸泪,一部血泪史啊!

新的一年,祝大家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 End -

作者:孙帮主

混迹互联网八年的BAT老鸟,全球领先英语培训机构负责人,现就职于世界500强顶级咨询公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