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新媒体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定义,本书中彭兰老师对新媒体的定义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和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
本书主要落脚于用户的研究,而用户的行为方式的变化无疑与新的媒介技术相关,因此本书还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关注新媒体的技术特质及其影响。本书在第一章中提到了用户的节点化。节点化的用户,即将新媒体用户放在新媒体的传播、社交关系、服务这三种网络的节点这样的角色上进行观察。
当个体利用自己在各种平台的账号构建个人用户的同时,也在编织自己的社会网络,这也意味着每个个人用户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这也是一个基于个体意愿构建的传播中心。这样一种个体化的传播中心,将个体作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与消费者的三种角色集成在一起。
作为网络节点的个体,另一个重要的意义,是成为社会连接的单元。像微博微信这样新兴的社会化媒体,他们用一种看似散实则紧密的方式,讲每个个体连接起来,是每一个个体都能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其他的用户。社会化媒体应用的普及和深化,在不断改变着个体节点间的连接和互动模式、强度,网络互动激发了网络的集体行动,催生了共同体,也在推动着人群的汇聚和分化,这一切使得网络社会结构也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此外,今天的网络不只是向用户提供内容,还需要向他们提供社交平台以及与生活工作相关的各种服务。作为节点,每个用户居于传播、社交和服务三种网络上,他们也成为连接几种网络的纽带。每个用户在内容、社交与服务这三方面的需求和行为特征都是有关联的。他们对于内容的需求可能会决定他们选择什么样的社区,社区中的氛围,也会影响人们的内容选择取向。而人们在内容消费上的偏好,也会与其服务需求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