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一位母亲因为孩子弄丢了价值5元的地铁票而对孩子动手。
路人见此景认为母亲小题大做,5元的车票重新买一张不就行了吗?可是,孩子的妈妈说:“我一个月才挣900元,打一小时8元的工,有时钱都挣不到,家里还有一位患病的母亲。”
至此,在场的人不说话了。有好事者把它发到网络上,争议也是一半一半。有说母亲不该为了区区5元钱动手打孩子。也有同情母亲的遭遇,表示“没有穷过的人哪有资格指责别人”。这应验了一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01
前两天因为度假玩得太疯,又生病了。不能思考和写作,老老实实卧床休息,睡醒后坐床上看书。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随手拿起家里的赠书,一口气读了三本,小川叔的《努力,才配有未来》第一章节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一直读到凌晨1点睡觉前,不忘在朋友圈说——每个人,都有一段感动自己和他人的故事。
我曾经认为自己的故事感天动地,等孩子大了后一定要讲给他听。但读完这本书让我发觉:只有经历苦难后一帆风顺的人,才喜欢讲过往的故事。名义是上在诉说苦难,却实际在炫耀自己如何苦尽甘来。我给了自己一个温柔的耳光。
很多人在写作中喜欢引用自己的故事作引子,我也没脱离这个俗套。而另一方面,忆苦思甜不是件坏事,让我更加客观地看待磨难。
谁能没有点故事呢?
02
这段视频中的画面,一直在我的头脑中回旋。就在昨天,我把它播放给一位外国友人看。我说:“你先看,我想知道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尽管你听不懂中文,但在看完后我再解释给你听,再听听你的第二反应。”
视频开始播放,友人看了非常惊讶,边问我:”这发生在上海的吗?“我说:“不是,在江西南昌,一座省会城市。”
结束后,友人说:“首先,我觉得这个小男孩应该是做错了什么,所以他的妈妈扇他耳光。作为男孩子,一两下是可以的。但是,我不赞成在公众场合扇耳光,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当我把孩子妈妈离婚,独自抚养孩子和母亲却收入微薄,才因5元地铁票打骂孩子时,这位在我眼中帅气、硬朗,经常被我调侃像基努里维斯的男人却陷入深深的忧伤中。
他开始跟我讲述自己父母离异受到的伤害,以及此后选择远离家乡在国外念书,现在中国工作,至今都不愿回去面对。年少的这段“苦难”经历,对他成长路上的影响一直没有散去。
03
上周带孩子到福建度假,我有一个心意是带孩子到我大学毕业工作后的那段最艰难困苦的地方看看。自我离开那里转战上海,已有十多年没有回去看看。出发的飞机上,我笑称这是“革命传统教育之旅”。
小川叔的文章之所以令我感动,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都曾在福建短暂待过。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孩子,根本没有什么求生的技能,唯有年轻和热情,却真正被现实打了一记重重的耳光。那时那刻,我才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生存不易。
我相信大多数男孩子像我一样,大学毕业了不想再跟家里伸手要钱。虽然我能靠工资养活自己,但看不到未来在哪里。对未来的无知,也许是二十多岁的年纪最恐怖的事情。
然而,我带孩子看了早年工作的地方,他却毫无感觉。当晚回酒店,孩子吵着肚子饿。当我看着他享受美味大餐的样子,心想这趟所谓“革命传统教育之旅”的算盘打错了。但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问题:每个人生命里所谓的苦难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的,而结局是喜是悲则取决于这段经历发生的两个维度——时间和类型。
时间上,不要发生得过早,以18岁为分水岭。年少无知时还是尽量要有美好的童年,而18岁慢慢成年后,经历一下激励人心的艰难困苦绝对不是坏事。
类型上,任何时候都不要经历让自己感到耻辱的事,比如当众被扇耳光。多一些激励人心的磨难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也许有人认为耻辱之事也有激励人心的作用,但这种事大概率会往图中的第二象限发展,变成一个做事极端的人。
还有人认为成人后不要再折腾,安稳点好。错!越是长大,我们的思维越容易被固化,甘心安于现状。
本周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马斯克再次进入全世界的视线。我在阅读他的过往经历时发现与本文观点类似的轨迹。他原本28岁获得2000万美元的第一桶,完全可以享受人生,但却再一次将资金投入后续项目,特别是SpaceX经历了多次失败和资金紧张,最惨的时候公司账户里只剩下几十万美元。
努力做图中第一象限的事,不断激励自己的人生走向更好的前程。这也是我琢磨出此次苦心积虑却教育失败的原因,毕竟谁都有值得讲给别人听的苦难故事,只是时间点和类型要对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