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姐姐
常常有人问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生活习惯不好,情绪暴躁明明是孩子的问题,为什么改变的是父母呢?
我通常会给他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有三个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回到家后:
第一个孩子愤愤不平,认为老师就喜欢找他的事,就是喜欢盯着他不放,于是,他就想到报复老师,给老师的板登上弄点胶水,抽屉里放个宠物吓吓老师等等。
第二个孩子则非常伤心,认为老师对他有意见不喜欢他,大哭一场,还非常生气的书包、书乱扔一气,等哭完、情绪宣泄完之后想想,作业还是要补的,于是极其不情愿的把作业补完。
第三个孩子则是自责,因为他觉得自己因为贪玩没有完成作业是不应该的,同时,他非常的感谢老师,他觉得老师没有放弃他,还非常的关心他,所以,他非常认真的把作业补完了。
请思考,这三个孩子哪个孩子的成绩会好一些?
我相信大家都有了答案,一定是第三个。
因为学习成绩不仅仅包含对知识的理解,还包括学习知识的情绪状态,遇到挫折时能否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
我们知道,只要是正常入学的孩子,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智力水平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只要是正常的孩子,他们都有能力理解学校的知识。
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却是千差万别的呢?
答案在于孩子在学习知识时所有的情绪状态,以及遇到挫折是否有积极的心态。
就像这三个孩子一样,同样是没有完成作业,但是每个孩子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孩子会认为是老师的错,有的孩子则认为老师关心他。
为什么孩子的反应如此不同呢?
答案在于家庭教育,在于父母平时一言一行给孩子灌输的什么样的为人处事的理念,在于是否能无条件接纳孩子。
我们知道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争抢,当争抢发生了家长们通常会有两种反应,第一种认为小孩子之间争抢是在学习社交,在不发生伤害的前提下允许孩子自由去探索;
另一种家长则认为自己孩子受到欺负了,得还回去,于是给对方小孩两巴掌,对方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被打,也要报复回去,于是,两个小孩之间的打闹变成了两个家庭之间的斗殴。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学到的是只要别人打我,就算是我做错了也要打回去,当这种想法形成思维模式的时候就会出现如开头第一个孩子出现的情况,老师要求孩子补作业,孩子认为老师在找茬,而不会反思老师要求他补作业是关心他,当孩子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学习的时候,成绩的好坏就可想而之了。
做为家长,一定不要以为孩子是在学校学习,所以孩子的成绩不好是学校的责任,与自己无关,事实上,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
所以,当孩子有了问题,首先要改变的是父母,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在经过跟踪指导后,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高要求,高期望;
总包办,总满足;
对孩子有条件的爱。
一、高要求,高期望;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几乎背后都站着一个高期望高要求的父母。
例如,有些父母直接要求孩子考100分或者是第几名,否则就会怎么样,以此来恐吓孩子,这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是非常直白的一种。
还有一些比较隐性的,也许父母都不自知,认为自己没有高要求高期望,我们看下面这个案例。
有一个妈妈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平时也读过很多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知道孩子需要鼓励,也知道孩子不是每次都能考好。
在她的教育下孩子的成绩也不错,算是中上游的不平,偶尔当孩子没考好的时候她也会安慰孩子说:“没事,这次没考好没关系,争取下次考100分”。
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在一次期中考试的时候,终于考了100分,这个妈妈听到后兴奋极了,然后拿起手机把孩子的成绩和分数拍了下来,发到了家族群里,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到后非常高兴,夸孩子聪明,并说假如下次还考100分,他们就给他买他最喜欢的玩具。
很快,第二次考试到了,发试卷那天,妈妈去接他,孩子一见到妈妈就很伤心,说自己只考了99分,没有得到100分,妈妈很失望,但是批评指责孩子,只是鼓励他下次再考100分。
于是,在妈妈的期望下,孩子越考分数越少,最终妈妈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失望,对孩子开始冷言冷语,而孩子在这种氛围下开始自卑起来,害怕上学,认为自己太笨了,妈妈对我这么好,自己却不能完成妈妈的心愿。
看起来,这位妈妈没有对孩子高期望高要求,总是在鼓励孩子,但是当我们把考试的目标定在100分的时候,问题也会出现。
因为满分是一个极限,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孩子根本达不好。而每一次,当孩子达不到的时候,心里的失落和内疚就会多增加一份,长期的积累必然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不够好。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降低要求,降低期望,少关注过程,多关注结果。
把期望从100分变成60分,把考试当做检查知识的工具,而不是评定我们是否优秀的标准。
二、总包办,总满足;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生活上,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非常精细,从不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有一天,有位妈妈非常自责的对我说:“最近因为工作太忙,总是忘记提醒孩子起床,导致孩子迟到了几回。”
我问:“孩子多大?”
妈妈说:“15岁了。”
我说:“孩子15岁了,他已经具备自己定闹铃,自己起床的能力了,为什么还需要你叫呢?”
妈妈说:“因为一直以来都是我叫他起床的,已经习惯了”。
我说:“孩子15岁了,还有3年就要上大学了,那时,他要离家谁帮叫他起床呢?”
妈妈不说话了。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总是很矛盾,一方面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能做好,一方面又认为孩子什么事情都不会。
例如,时间管理,平时对孩子包办,不让孩子练习,到了离家的时候,又期盼孩子立刻就学会。
还有小到整理书桌,房间,大到恋爱结婚,当孩子小的时候,从不让孩子学习实践,等离家后又希望孩子立刻就会。
但是,我们知道任何能力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掌握的。
比如说,孩子走路,从站起来到能自由的走动,少则3个月,多则需要半年,而这是基于孩子每天的练习才能做到,假如我们一直不让孩子走路,不让孩子练习,那可能一年之后孩子还是不会走路。
而一个3岁的孩子如果不会走路,他就不会自信,没有自信心,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他又怎么会上进心呢?没有上进心,他就不会有追求,没有追求也就没有内驱力,没有内驱力那他做事一定做不好。
所以,不要小看生活,生活其实孩子自信心的训练场,小到系鞋带,大到安排合理安排自已的生活都是能很好的锻炼孩子的自信心的。
在《后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意思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
所以,家长要放手,不要总包办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从自己系鞋带开始,慢慢的学会生活自理,慢慢学会掌控时间,到最后学会掌握自己的生活。
三、对孩子有条件的爱;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家长只愿意接纳孩子的优点,而不愿意接纳孩子的缺点,只愿意接纳孩子的正面情绪,而不愿意接纳孩子的负现情绪。
当孩子考100分,我们很高兴,当孩子不及格,我们就批评指责,后来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
当孩子高兴的时候,我们很高兴,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就很烦,试图逃避或是制止孩子哭泣,但是这样做不仅不能制止孩子哭闹,反而越制止孩子哭得越凶。
例如,打针的时候,假如孩子害怕,不想打针,就哭着拒绝打针,家长通常是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等手段,这时我们会发现,最后孩子被逼得打针了,但是针扎那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别人不知痛多少倍。
所以,不接纳孩子的错误,不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也是家庭教育中父母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错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我知道这一点很难,因为人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的,看到孩子犯错误我们本能的就想改正,看到孩子哭我们本能就想逃避,但是假如我们真的这样做的话,最后孩子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到最后,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理解,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欣赏孩子犯的每一个错误,因为孩子犯的每一个错误都是能力不足导致的;接纳孩子的每一个负面情绪,因为孩子的每一个负面情绪都有一个正当的需要,不要轻视它。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他给你一块糖吃,是有着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
他做了一双纸鸢飞不上去,是有着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
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着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
他没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比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样的怄气;
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都觉得有法国革命一般的恐怖;
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选一样的失意;
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了一般的伤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爱孩子就让孩子做自己,爱孩子就是让我们父母成为我们自己。
PS:如果您希望对孩子的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私信我们给孩子免费做个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