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认识大冰,是在小学的时候了。那时候他是山东卫视的一个节目主持人。他主持那个节目,叫做《阳光快车道》。
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他的主持风格迥异于他人。语速奇快且吐字清晰,算的上是那个时代主持界的华少了。再加上冰哥外形阳光活泼、英朗帅气。一下子就进入了山东人民的视野。我想在山东,黄发垂髫,没几个人是不认识大冰的(连我妈都认识)。当然这也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关。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电视机里最多只能收到一个省台,一个市台。所以那个时候容易产生经典,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这是题外话了。
后来,我懵懵懂懂的长大了。度过了漫长的初中、高中、大学时代。也不知何时,大冰就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从没因此觉得可惜和怀念,因为从没过多的关注过他,他不过就是一个画风有些特别的主持人而已。人们对于他,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其他深入的了解。那时候没有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没有那么多渠道,没有微信、微博随时直播。于是他就这样,“人间蒸发”了。
02
且由他去吧。时间来到了2011年。这时候我正在攻读硕士二年级。有一天无意中上网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被广泛转发的视频。那是他在"一席"的一次低调演讲。灯光很暗,只能勉强看清是大冰;他的声音很低,更像是一次安静的诉说。只有在讲到他故事中的人物时,幻灯片会适时亮起。
视频里,他静静地讲述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哇,瞬时间,顿时让人,肃然起敬。
原来他在主持生涯正如日中天的时候,要死不死的辞职了,从此浪迹天涯,销声匿迹。他去了很多地方,但提到最多的是丽江,大理与拉萨。这些年,他褪去主持人的光环,做过酒吧掌柜,做过流浪歌手。旅途上他遇到的那些人和事,听来莫不为之感动: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这样生活着。原来人生,也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狭隘,它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说,我很钦佩他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个朋友说,会不会觉得这样的人生,有点消极。有点逃避人生的意味。
当然不会。在我看来,这种人恰恰是最勇敢的,他们敢于直面真实的自己。不因外界世俗的评判而妥协,活出了真我。这恰恰是需要最大的勇气。可是当时,我并没有如同现在这般肯定,对于这位朋友提出的异议,我只有沉默。
03
时间一晃,又过了三四年。我已经走出校门,参加了工作。
有一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人推荐了四本书,其中一本是大冰的《乖,摸摸头》,一本是杨绛的《我们仨》。他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要看《乖,摸摸头》这样的书,会让年轻人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不要为自己的人生设限。年老了要看《我们仨》,会感恩生命与亲情。
于是我就“一怒之下”立马入手了。一口气读完。畅快。
当我读到《乖,摸摸头》里那只可怜的流浪狗被丽江城管生生打死的片段,昏花的老脸上滴下了滚烫的眼泪;当我读到那个傻傻的杂草敏傻傻的送别大冰的片段,麻木的血肉里涌起了泛泛涟漪;当我读到那个穿越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的老兵,在和平年代丽江的烧烤店里教训地痞流氓,大冰蹲在一旁没心没肺的高声叫好时,我看到了职场政治中几近绝种了的江湖与侠义。
大冰书里的故事,无疑是感人的。好看!大冰说,那些都是真实的故事。而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有人说,大冰的书总有些刻意拔高的意味;有人说,大冰的故事肯定不完全是真实的,必有帮助朋友营销的成分。
嗯哼~,算你说的对吧。但是我想,抱持这样观点的人,想必是习惯了用一种非黑即白的眼光看世界的,我觉得很可怜。对于读者来说,只要故事好看就行了,我管他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那你为什么要看小说呢,小说都是虚构的呀,《红楼梦》是虚构的,《西游记》是虚构的,《月亮与六便士》是虚构的,《包法利夫人》也是虚构的。因为你也知道。小说里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假的之外,其他全是真的。
又有人说了,“我能接受小说是虚构的,因为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艺术。但是我不能接受一个写作者打着真实的幌子去虚构故事,这是对大众的欺骗。”拜托,写故事是艺术创作,不是科研论文,艺术如果不高于生活,谁还会看呢?如果艺术创作总是像现实这般苦逼无奈,你还看个毛线球呢?韩寒说,写作者最快乐的事就是不让作品像现实这般无奈,阅读者最快乐的事就是用眼睛触摸自己的理想。
而且,有写作经历的人,都会明白,在撰写真实故事的时候,在保证基本事实符合真实的前提下,为了行文的流畅,为了传播的效果,都会或多或少的添加一些作者主观的意愿进去,这是很难避免的,有时候也是创作的需要。难道你爱看的《史记》不是这样吗?所以,请不要用理工科的思维看待文科的艺术创作。
好了,洋洋洒洒喷写了这么多。其实大冰一共写了四本书。除了《乖,摸摸头》之外,还有三本《他们最幸福》、《阿弥陀福么么哒》以及最近刚出版的《好吗好的》。都卖的很好。而且神奇的是,他的读者不仅仅是未出校门的学生哦。还有很多大爷大妈呢。哈哈。这么多人喜欢他,也许是因为,大冰活出了很多人心之所向又难以实现的样子吧。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
故事到这里,差不多该结束了。放几张大冰哥在北极玩耍的照片吧。
呵呵~有木有诱惑到你~
04
但是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件事,是我必须要说的,一件让我感到神奇而有趣的事。
因为《乖,摸摸头》,我结识了书中的一个人。
你们一定还记得书里那个修行半生一心向佛却被一个姑娘“强行拉回滚滚红尘”的故事吧。那就是成子和豆儿的故事。后来他们结了婚,在丽江开了一家茶馆,叫“茶者”。据说,离大冰的小屋不远。
我认识的这个人,是个妹子,她目前在成子的店里做学徒。一个学习日语专业的东北妹子,因为读了大冰的书,被书中的故事打动,思量再三说服父母,毕业之后就不远万里来到丽江,来到书中人物生活的地方,找工作,谋生活。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
她找到我的时候,与大冰无关。是看到了我在简书上的文章,商量合作互推的事情。那时候我的粉丝量很少(好像现在多了似得),就宛然谢绝了。于是我们就这样成了彼此朋友圈里可有可无的路人甲。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大冰的《乖,摸摸头》,在朋友圈里写了一些感触的文字。她看到后回复评论,我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那只流浪狗,就是成子和豆儿的故事了。她说:我就在成子叔叔和豆儿姐的店里工作呢。
哇哦,好神奇。
她说,有时间有机会来丽江的话,一定要来【茶者】喝茶啊。
嗯,生命中有这样一位朋友在,偶尔想起来,都会觉得很温暖。虽然,我并没有喝茶的习惯。
朋友们,如果你们对茶有兴趣,对成子和豆儿有感觉,对大冰有兴趣。欢迎关注她们的微信公众号,【馨蓝公社】。据说这里,不仅有茶,还有故事,还有诗,和远方。
END
文:彭小亮
公众号:【以梦为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