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它如涓涓小溪,滋润一方方土地;它如屡屡春分,唤醒勃勃生机;它是屹立在悬崖峭壁上的青松,无言地撑起一片清高淡远的天空;它是初春肥沃的土地,蕴育着一颗颗温润的爱的种子;它是照耀在黑暗里的明灯,擦亮了如漆夜色迷茫的眼睛;它是撒满阳光的山间小路,梦一般串起了往日那一个个高高低低的希望。它如山,是一份最深重的情;它似海,是一种最深远的爱。
2018年8月,我带着领导的信任、同事的鼓励和对家人的牵挂,怀揣一份希望,背负一份责任,背上了背包踏上了支教征程,来到喀什地区疏附县萨依巴格乡12村中心幼儿园,开启了人生中难忘的南疆双语支教生涯。
我记得,初来班里面对40个叽叽喳喳的孩子,毫无教学管理经验的我,忙的措手不及。
我记得,小班孩子们入园时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讲,一个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面对闹着要找妈妈的孩子,我无所适从,感觉遇到了巨大挑战……
为了教会孩子们简单的一句话,我拿出精心准备的教学卡片,坐在孩子们中间,千方百计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一遍遍重复、一点点纠正,不曾感到厌烦。一句话可能要教十几遍,孩子们才能读准记牢,一天下来,嗓子沙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我有一个中国梦。”
“我有一个中国梦,我要做一张新年贺卡寄给习近平爷爷,祝他新年快乐。”
“我的中国梦是加入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日日守护着五星红旗……”
“老师也有一个中国梦,希望你们长大后个个优秀、自信,怀揣着梦想,奋斗在建设祖国和家乡的路上。”
凭着这份坚持和韧劲,看着孩子们用汉语说出自己的梦想时,我感到了无比欣慰。
我记得,我扮演的各种角色,一会儿扮演“孩子王”,带着孩子们嬉戏玩耍;摇身一变又成了“奶妈”,给孩子们盛饭、喂饭;午间休息时又变成“故事大王”,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
从万物蛰伏、林寒涧肃的冬季到夏日炎炎、草木茵茵的盛夏。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发现,他们没有想象的那样顽皮,有着简单的质朴和率真。我和孩子们也成为了一起成长的好朋友,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拼凑出这充实、难忘的支教岁月。
“老师,老师!我爸爸给我找了一位新妈妈!”
记得一天清晨,依米然·阿不来提一进教室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我当时还在感慨小孩的心理跟成年人真的差别很大啊,一个5岁的幼儿得知自己有新妈妈竟是这么欢喜的一件事!
然而,第二天课间玩玩具时,我发现依米然·阿不来提出人意料地变“娇气”了,在与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时他竟然默默地哭了!这与平时表现倔强强悍的“打架之王”简直是天差地别。
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地关注他,给他更多的爱。排队上厕所我总是和他拉着手,受到“欺负”哭鼻子时,我会紧紧抱住他,学东西时,我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他。
他总像我的小尾巴一样,时时刻刻黏着我。课堂上,我会鼓励他开口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不管回答怎样,我都会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带着全班小朋友一起鼓励他,“棒!棒!你真棒!”
慢慢地,依米然·阿不来提笑容多了,开朗活泼了,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音乐响起时,能站在教室中间自信地跳起欢快的舞蹈。
一天,我和平常一样在扫地,依米然·阿不来提跑过来一把搂住我的腰,大声地说了句“老师妈妈”,一瞬间,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在跟孩子们日复一日的互动下,我也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一天清晨,刚进到班里,一个小巴郎往我手里塞了个塑料袋后就跑走了。我打开一看里面有半包葵花籽仁,我叫来小巴郎想问个究竟。他羞涩地说出了三个有点拗口又不太标准的字“给你吃”。一句平实的语言,代表了多么纯真又厚重的感情,我眼角微微湿润。
两年的支教生活,锤炼了我乐观、豁达、坚强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生信念。
两年的支教生活,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疏附县萨依巴格乡,牵挂着这里质朴善良的乡亲和可爱纯真的孩子们。
“南疆环境那么艰苦,你一呆两年,觉得值么?”曾有人问我。面对提问,我给出自己的答案——“两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