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
1、爸爸和妈妈,每人100分的精力和关注值,你会怎么分?
你分配给爸爸50?妈妈50?
爸爸的分配爸爸60?妈妈40?
2、100的精力和关注:当你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爸爸和妈妈,会怎么分配?
妈妈分自己30?妈妈分爸爸20分?妈妈分孩子50?
爸爸分妈妈30?分爸爸40?孩子30?
第一个孩子:开心,幸福,完美
爸爸的感受:有了孩子,老婆就会忽视我
3、100的精力和关注:你们生下第二个孩子,爸爸和妈妈会怎么分配?
妈妈分自己20?分爸爸10?分大宝30?分二宝40?
爸爸分妈妈30?分自己40?大宝15?二宝15?
妈妈:通常,有了老二,妈妈给于的关注比老大多
爸爸:有了老二,可能对老大的关注会是一样的
公平和足够多的爱,但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还得给自己和老公自己分点
围绕三个问题站在每个人的角度去想:
1、我是谁?
2、这个世界是怎样的?
3、为了生存和发展会做些什么?
第一个孩子是谁?:如何看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我是重要的、被爱的、唯一的、我是国王
第一个孩子觉得周围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安全的,受欢迎的,温暖的,充足的、围绕我的,
第一个孩子需要怎么做?发展,不需要考虑生存的问题,可以享受生活,想干嘛就干嘛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老大是谁:以前都是我,现在人人都关注老 二,不再被重视,被遗忘的、夺走王位的,被抛弃的。
这个世界充满竞争的,孤独的、多变的
这时候不只有我一个孩子,会有危机感
这时会求生存:争夺、报复、逆反
第二个孩子出生,她觉得自己谁?:自己生下来就有一个很强大的姐姐,爸妈对老大比较严厉,对自己很宽容。被照顾,能力不足的,没有话语权的,被争夺地盘的
是宽松的,幸福的,被撑管的,被控制的
第二个孩子需要怎么做?:会求生存,因为她一出生,就有一个竞争者,会察言观色,会体贴,会与老大不同
行为背后的信念,行为不重要,信念重要。
比如只要老二一哭,妈妈就会放下所有东西去关注他,为了让妈妈一样陪着我,我也要像老二一样,行为倒退。这个时候,不管你是惩罚还是报怨,还是包容,批评、表扬,你都 会花是时间在老大身上。虽然这种关注不那么幸福,和快乐,但是妈妈还是关注她了
我们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而不要关注他的行为。
她们到底在抢什么 ?在抢妈妈
在有了老二的时候,老大相比只有自己的时候少了很多关注,而正在这个时候,老大正是需要妈妈的依赖的时候。孩子会以各种方式争妈妈。
孩子是故意的吗?其实孩子并不知道,是她们潜意识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