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简书,又可以正常让我跟自己交流。今天是平常的一天,也是不平常的一天,因为我的作品,悉书18年精雕细琢的作品就要展示给世人了,我给到的关键词是:平凡,普通,平常。没有欣喜,没有期待,力争试图让它跟过去18*365=6570天的没一天一样正常,早上六点半全家全都起来了,看见应学校要求,她一身便装的样子,黑白配,白色李宁短袖,藏蓝色的下边有蓝色侧缝的休闲裤。我还挺满意,早上烧水的时候发现便携烧水壶灯不亮,就在电饭锅里烧了,临走的时候发现门上钥匙找不到,孩子爸爸说让拿自己的,孩子很平静的说:“可能在教室”我一阵子心里突突的,一阵评判和对话又升起,随之熄灭,找不到门上钥匙——掩饰不住的慌乱和紧张捉襟见肘了。烧水壶不亮用电饭煲烧,——东风不亮西方亮。直到6:50她离开,我只说了一个服装搭配“黑白配”,孩子像往常一样说着:“妈妈再见”,就转身推门出去了,爸爸补了一句“等一下我送你”我看到孩子爸爸在系鞋带,我希望她快点,别让孩子等。但终究我什么都没说,也丝毫没有情绪流露。其实公寓距离上车点也就步行不到2分钟。起始我说到培养了18年的作品就要在全国面前示人了。我接受一切可能性,我允许一切结果的发生。在做好自己能迎接的所有准备的情况下。昨晚10:15分孩子爸去校门口接她回来,孩子拿了一沓《作文合唱团》叹气了:“本来要把这些看完都没看,还有这些卷子老师让看一遍,还有两份没看!”爸爸劝道:“别叹气!”我也附和道:“别看了!早点休息!”她抽出卷子里一张李娟的阅读文章名字是“缝纫店”,说这篇文章里面小媳妇和缝纫店老板的对话很像《我的阿勒泰》电视剧的情节,我倒是仔细的看完了,并交流了我的读后感受,李娟的文字总能在平实朴素的语言中不露声色的讲出生活的哲理。还读了一句短文原句给她听。现在想来我的心态要是给她就好了,随时能保持高度专注,毕竟经历大考的是她不是我,我才这么沉着冷静。早上孩子走的时候是想告诉她“沉着冷静这四个字的,又觉得多余,认为学校该说的都说了。什么都没有说。她可能觉得我是故作镇定。因为她问我你们来妹妹谁照顾,我回应说奶奶在,还补充说前一晚就商量好了,商量的时候她哭了一阵子,说等她放学一起来,但是昨天下午让奶奶陪她看电影买了薯条和果汁,电影院还送了精致端午节手链,有是她爱看的哆啦A梦,送到影院眼睛就被屏幕吸走了,我离开时告别连看都没看我一眼。重点是面临大考的女儿对这一系列妹妹的反应脱口而出,认为妹妹在强颜欢笑,故作没看见我。从对话里我听出来她认为我也在故作轻松状,爸爸昨晚接她回家进门手里拿着卡莱宝的薯条饮料,我好奇的以为他们会在店里吃完再回来,推开门我拥抱她,她欠着身体,非常官方,很敷衍,我感受到许久没有拥抱,母女之间身体很生疏,本想师范一下标准的拥抱看她不感兴趣我也就作罢。整个过程下来都觉得表表面面,没法深入,伴随着一颗褪黑素的下咽,昨晚12点她入眠了,我关着声音看文字,直到一点多感觉她没动静了才睡着,做梦里面的场景都是校园,不过倒还蛮轻松,刚刚听不到校门口校车前的训话,我才可能校车已经驶向南郑中学,阳光洒在茶几上,散落在我葛优躺慵懒的牛仔裤上,时间指向早上7:35分,想起这雕刻了18年的作品,我一时语塞。有些黑暗只有她自己面对,谁都替代不了,生而为父母就默默的看着,背影原来越模糊,仅此而已。她甚至都不是我的作品,她就是她自己,我就是带她来到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而已,其余的都是她自己书写的,我们是平行的两条线,大低就是这样。也许你错的那些题,才是有幸遇到的那些人。一切都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