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重点实词为“爱”、“安”、“被”。
钱好,爱(喜爱)玉,不曾假人钱,众以为爱(吝啬),皆言其不义,好爱(爱惜)玉若爱(爱护)子,常置其于卧中。年虽四十,未取妻。
数月,战事频发,又逢大旱,颗粒无收,民无可食,流离向南。好见状,欲安(使安定)乡民。售玉,得财,安(安置)民于河东①,少乱。
战息,民归,不知救其者安(哪儿)在。
于是好被(受)严刑,以被(表被动)诬反,官强入其家,瓦屋不安(安稳,稳固),顾视,只见柜中被(被子)和绸衣,帐上仅玉石有直。
民闹衙门②,欲见好,上令安(安抚)之,官惧事多,许之。
好身被(通“披”,穿)囚衣,被(披散,散开)发而立,颜色苍白,问曰:“尔安(怎么)来此?”
民视之,泣涕,答曰:“君予吾栗,无以为报,今来救君。”
后寻证以示好清白,官为表其诚,放好归,并赠白银二十两,绸缎数匹,好谢之。
好本非爱(喜爱)玉,而以玉治热疾,置于卧中,方可安(安适)寝,若无玉石,热疾犯,其命危矣。而不假人财,因其无财。
注释
①河东:黄河东面
②衙门:旧时称官署为衙门 ,即政权机构的办事场所。
译文
钱好喜爱玉石,从没借过别人钱,大家都认为他吝啬,说他不仗义。钱好爱惜玉石如同爱护孩子,经常把它们放在床上。钱好虽然四十岁了,但他还没娶妻。
几个月后,战争频频发生,又赶上其灾,一粒(庄稼)也收不上来,百姓没有可以吃的东西,向南流落。钱好看见这种状况,想要使百姓安定下来,(于是)卖掉他的玉石, 得到钱财,把乡民们安置在黄河东面,祸乱很少。
战事平息,人们回到家乡,却不知道救他们的人去哪了儿了。
在这时钱好正受着严酷的刑罚,因为被人诬陷成反叛者。官员强行闯入他的家中,瓦片盖的房方不稳固,到处番雨看 ,只找到柜中一床被子和一件绸衣,账目上值钱的东西来来去去只有几块玉石。
百姓大闹街府,想见钱好一面,主上下命安抚他们,官员怕事情太多,就允许他们了。
钱好穿着囚衣,被散头发站在那,脸色苍白,问道:“你们怎么来这儿了?”
大家看他(这样),都默默的流下眼泪,回答说:“您给我们粮食,我们没办法报答,今天我们来救您了。”
后来找到证据来表明钱好的清白,官府为了表现减意,把钱好放了回去,还赠给他二十两白银和几匹绸缎,钱好都谢绝了.。
钱好本来不是喜爱玉石,而是用玉石治疗热疾,(把玉石)放在床上,才能安然入睡,如果没有玉石,犯了热疾,他的性命就危险了。而钱好不借人钱,只是因为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