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完美主义正在毁掉你的完美人生

1

有一个小姑娘,她从小就喜欢做各种稀奇的东西。

有一天,他打算做一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东西”,他准备好工具、材料,开始和他的狗狗助理一起制作。

但是,做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东西,哪有那么容易?她敲敲打打、缝缝补补、左量右量、最后总是不对,在一次次重来与失败后,她一怒之下想要放弃。

狗狗助理建议她出去走走。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小姑娘在那些失败的作品中发现了新的灵感,找到了新的视角,终于完成了她满意的作品。

这是阿什利·斯派尔绘本《最了不起的东西》中的故事。绘本的开篇,作者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写了这样一句话:

致世上所有完美主义的小人儿们。

2

我们有时又何尝不是那个追求完美的小姑娘呢?

我们把目标想象的无比美好,中途受挫,达不到完美的彼岸,就轻言放弃了。

我们为了写出一篇好的文章,纵然心中有万马奔腾,但是因为想开头一鸣惊人,却迟迟不能动笔。

我们准备一场应考笔试,总认为一切都准备好了才可以开始,买好了参考书、网络课程、文具,铺足了一切仪式感的东西,却在做题、答卷子上选择了退缩,认为没有准备好而不愿接受试卷测试,从而只是一直闷头假学习却不知自己哪里不行。

喜欢上了一个女生,她是你的完美女神,在你心里完美无瑕,你想向她表白,但是最近脸上长了痘痘,等痘痘消了再说;痘痘消了又发现头型很土,下个月剪个头再说;剪完头发又发现自己经济实力好弱,不如多赚点钱再说。

一次次给自己设定完美的情景,因为没有达到,或无法达到,最终连最起码的第一步“行动”都没有迈出,错过了太多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

哈佛的积极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试验中的参与者被分成了三个组。

第一个组,老师告诉他们“以你的资质,出错是不应该的,要尽可能追求完美!”

第二个组,老师说“努力去做,有些小问题也无妨。”

第三个组听到的指导语是“去勇敢的犯错吧!”

结果,第三组的参赛者得到了最高的评价,他们在演讲中最放松,最自如,因为没有追求完美自我的强烈意图,只是专注地表演。

所以,不要让完美主义操纵了我们本可以美好的人生。

3

可是,在现代这个时代里,我们面临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选择,也背负着太多的要求,追求完美,渴望过上好的生活,总没有错吧?

心理学家杰西卡·普莱尔把完美主义分为两种:

健康的完美主义和不健康的完美主义。

不健康的完美主义主要表现就是为了追求完美而走极端,同时,无论是个人生活上还是工作学习上,对失败或不够完美的结果,承受力很差。

所以,我们反对的是不健康的完美主义。

因为不健康的完美主义会导致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焦虑、强迫症、饮食紊乱,更糟糕的情况下,可能会让人萌生自杀念头。

而且,完美主义有时也会让我们变得不合群,因为我们担心自己会被人品头论足。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我们的行动就变迟缓,我们宁愿通过“不做”来掩饰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也不愿意立刻行动,在实践中调整方向,不断取得进步。

过于担心失败,于是患上了国民通病:拖延症。

如果你追求不健康的完美主义,还可能变成一个工作狂,会通过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作为对高要求的回应。

4

怎样克服完美主义带来的危害呢?

首先,试着让自己放弃凡事必须完美的想法,允许自己在一些没那么重要的事情上,不必完美。

高标准不是坏事,但是,不要成为高标准的奴隶。

其次,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而不是放在结果上。

更加关注过程,把目标分解成更小、更容易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庆祝每一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自我批评,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5

回想一下,我们为什么在不断的追求完美?

因为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充足的、充分的、有把握的方案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找不到这个方案,我们就觉得手足无措,无法迈出第一步。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我们所面临的永远是不完备、不充分的。

假设一个场景:

假如一只狗熊走到结了冰的湖面,突然听到冰面上发出“咯咯”的声音,它知道可能是某一个地方冰面要裂开了。它不知道具体是哪里会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裂,所以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跑。这个时候,最聪明的做法是什么?

最聪明的方法是,既然不知道要往哪里跑,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趴下了,然后往最近的岸边爬过去。最糟糕的选择是在原地等着,不是掉进湖里,就是冷死。

这就正如我们的生活,我们当下只知道此时此刻有限的的信息,我们不可能根据有限信息列出完美的方案。那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做决策?

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到一个“有限决策”理论,翻译成白话就是:

真实的生活中,人要做最满意的,而不是最完美的决定。

因为完美主义下有两个坑:

1.人不可能完全理性,还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情感、直觉、时间压力。

2.人也不可能穷尽所有方案和结果,很多时候只能靠预测,而且预测还不一定准。

所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就是有限决策,在当时认知、时间、情绪等一些有限的资源下,做出最满意的决定,跳出“要做完美决策”的妄念,做一个当前资源下满意的决策就好了。

做出每一次满意的有限决策,虽有遗憾,但是当前的最好的选择。

看到这里,你耳边一定会回荡起那句著名的鸡汤: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并不是告诉大家一切随缘、佛系生活,而是告诉我们:

看过去,那个时候的你,认知、情绪、时间、能力等资源有限,那时选择的不完美,却是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看未来,其实你也有机会根据自己未来的资源,在那时做出更满意却不完美的选择。

每一次都不完美,却都比上一次更满意。

没有最完美的决策,只有最满意的行动。

最好是更好的敌人。

很多时候,当我们看似在追求完美的时候,我们其实是选择了:不作为。

所以,唯有行动,才能缓解你完美主义的焦虑。

Reference

1.三联生活周刊《致世上所有小小完美主义者》

2.古典《有限决策:治好选择恐惧和完美主义》

-    E N D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