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孩子小,所有的精力就是围绕着他的吃喝拉撒,辛苦就是个体力活。孩子大了,上了学,教育成了一件让我闹心的事。悦悦,七岁半,男孩,一年级,活泼好动。学习上最大的缺陷就是粗心和拖延,什么事儿都不急,放学回来首要的事就是看动画片,屡教屡犯,理由充足,没吃饭没力气写作业。开始写作业,我想锻炼他的自觉意识,定上时间,关上房门,让他自己完成。结果,妈妈妈妈,不停得跑进跑出,毕竟一年级识字和理解题意能力有限,好吧,那就退而求其次,采用待在一屋,坐在后面不远处看书,他写作业,这下他会忍不住写两句和你一嘀咕一句,比如“轻为什么是车字旁?”“我们班的xxx作业今天受批评了!”警告他与作业无关的不能谈论,他就会写一会观察一下旁边的橡皮、铅笔、小纸团......总之,有无数有趣的东西在吸引他,咳嗽一声提个醒也只管一时,一会就忘。
男孩子,呼朋引伴的多,到了时间就做不住,尤其听到小伙伴的声音。为了能赶点写完,不耽误玩,字就成了龙飞凤舞,对我不满意的就用橡皮擦个大黑团,铅笔字写的有粗有细,有白有黑,有大有小。作为妈妈,实在是难以容忍这样的作业交上去,更不会再后面签字,撕了重写,便会引发哭哭啼啼,全然没有什么男子汉的概念,一张小脸哭的鼻涕眼泪的搅和一起,边哭边写:“我本来作业就多,你还给我增加难度!”听听,成了我给他找麻烦,“写不好,过不了关,我还好得给你撕了重写!”语气中透露出毋庸置疑的严肃。那边随之哭泣声加大“我写完就不让你看。”好吧,一场本来很简单的作业成了母子间的拉锯战。
作为新时代的母亲,我当然秉承慈祥耐心循循善诱的教育理念,痛恨河东狮吼、棍棒教育,可是每每在这种状况下,我的情绪都会一触即发,努力的克制会让自己烦躁异常,心里憋闷,孩子不理解你的要求是为他好,可是如果就此放松要求,他的毛病会不会越来越多,自制力会不会越来越差?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更好的更适合的?寻求书里的答案,和现实总有不小差距,作为成人,我们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去解释试图寻求孩子的理解,尝试在睡前、在一起散步时和他讲妈妈的本意,看着孩子似懂非懂的表情和点头,心里只会一声长叹,告诉自己慢慢来,不要以成人的要求去苛刻孩子。教育,是我们共同成长,彼此探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