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焦点讲师班坚持第509天分享(2018/10/21)
昨天下午是我们焦点朋辈督导的第二次聚会。很多老师都是很远赶过来的,特别是赵老师,每次来都要做两个小时的车,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感谢各位老师的到来,因为有了大家才有了我们这个温暖的抱团成长的督导小团体。
这次是从赵爱峰和刘燕峰两位老师提供的两个自己的真实案例开始,老师们从来访者、咨询师、观察员三个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这是一个脑力激荡的过程,每位老师的不同视角、不同感受,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思路。工具箱里的工具多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也就多了。
1.来访者愿意向咨询师倾述,也是对咨询师的信任。那作为咨询师,此时也可以给自己做一个梳理,可以想一想: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得到了来访者的信任呢?是怎么做到的呢?
2.倾述本身即是疗愈。这时需要咨询师耐心的倾听和陪伴。同时作为咨询师,此时应该也要具有一定的心理洞察力,及时去扑捉关键点。
3.咨询目标的设立与否还是要以来访者为主。也不外乎有些咨询的时候是没有明确目标的。但是没有目标不代表咨询没有疗效。
4.咨询目标,一定要正向的、所欲的、可行的、具体的。咨询目标的确认,会帮助来访者理清自己的思路,也更加清楚下一步自己到底该往哪里走。当然在咨询的过程当中也会有咨询目标改变或者多样化的情况,这时我们也可以跟来访者做进一步的确认,比如说,“相对于我们刚刚说的目标,您最想聊的是哪一个呢?”“在这些目标当中,你最希望实现的是哪个呢?”目标的细化和整理,有助于帮助来访者在后期整理出更详细的的行动方案。
5.我们在咨询的时候,经常会去引导来访者看到正向的好的一面,会去引导来访者看到很多自己已经做到的地方,以及去想想如果问题已经发生改变,已经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样子,会如何?在昨天的督导中,聪丽老师又提到一点,我们还可以引导来访者去想一想:如果现实情况没有改变,那么来访者还会如何去面对?因为很多现实状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想想自己该如何去面对。这样做其实也是提高来访者的抗挫折的能力,在下一次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就会找到更多的方法去应对。
6.稳。每个咨询师都希望自己能够真正的帮助到来访者。但有时这种急于助人的心情,反而会让我们难以稳下来。稳不下来就会有很多问题的浮现,比如说会急于用一些技术,也许还会对来访者产生质疑,想要做到相信来访者,可能并不容易。但是始终需要记住的一点也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始终在来访者哪里,不在咨询师手里。很多时候我们的无助,其实就是来源于我们总是把解决问题的钥匙拿到了自己手里,而我们的钥匙是打不开那把锁的。
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收获满满。大家的想法就像爆米花一样,一直不停的往外蹦,真的很喜欢这样的成长团体,让我们把很多学习到的东西能够更好的运用在实践当中,期待着下一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