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人际关系圈的构建

古圣先贤讲自我修身是内圣外王之道。始于《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此间所述,隐于其间的道家的自我修真,无为而为。而随几千年来儒释道的融合发展,内圣外王为儒家所发扬,成为世所公认的自我成长的最高境界。“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包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向外发展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成就王者之道。

用这个思想来指导自我积极生态圈的构建,一方面是通过自我修炼的内在感召力量的发挥,或者说是领导力的拓展;另一个方面是有一个影响范围的目标,这个目标可大可小,在于基于自我能量的发散所能够形成的一个人脉圈子。在社会生态鸿沟日益扩展的今天,每一个积极生态圈的构建都是弥补鸿沟的有效力量。把这个思想用于社会商业的探索与实践,便是透由类似中国式众筹的工具可能推动的社会新商业文明的重塑。往小里看,是在推动商业或社会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实践出组织者共同倡导的社会责任目标。

具体看积极人际关系圈的构建,至少需要三方面要素:

其一是连接。经由你所想要成就的方向出发的有效连接。这个成就的方向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标榜,而是有一定共性的社会问题解决。有效是真正能够深度的连接和互动,能够一起去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路径,并愿意注入资源。众筹的观点,给钱才是硬道理。

其二是温度。需要在连接中注入超出商业利益和名誉地位的相互关怀。简单说如同在战场上背靠背的存在。你愿意把你的后背交给你的圈子伙伴。而圈子伙伴这一群人也能够给予到你有温度的支持。

其三是进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关系连接。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在成长过程会经由所经历的人和事带来个体价值观的更迭。而作为一个社群圈层的构建基础也需要因构成个体的成长变化而进化发展。

这三者联结也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目标,这个愿景目标的核心还是:你从哪来?要到哪去?

世界本不复杂,只是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复杂了。简单一点,世界便透亮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919评论 25 709
  • 绝望者 站在富士康楼顶上 人类...
    嗨一休阅读 2,444评论 3 0
  • 如果有一天,你的人生事事不顺,工作,爱情,甚至没有了健康,你会如何面对,是自怨自艾,还是笑脸面对?也许不到那么一天...
    背着吉他浪天涯阅读 3,647评论 0 2
  • 读了李元胜的一首诗,提到人生有三种人:一种是走得太快的人;第二种是走得太慢的人;第三种是坐在树下的人。 走的太快的...
    元初阅读 4,053评论 0 1
  • 借着国庆长假 给自己放个假 远方太远 我们想个办法吧 对了 我们可以 乘着音乐 环游世界~ 去德州感受西部牛仔He...
    Alex0309阅读 1,787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