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致敬一个年代爱情的情诗

这是个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故事。

小时候[情书]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它由一个悲剧结局开端,通过几个人的重访和追忆,重绘出一段有些奇妙但纯真唯美的爱情故事。到了大一点,我又不争气的被[彩虹女神]用同样的套路整抑郁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年龄渐长,我逐渐厌倦了或者说避免去看这类结构的爱情故事。

因为我知道,两个人一生的爱情点滴生活片段经由艺术加工,然后浓缩在一两个小时里集中倒序呈现,那种不断累积的带有岁月味道的温暖,最终会使一开始就知道的这个悲剧结局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这次的段落结构跟以往有些不同,因为我在逻辑上完全没必要断开的地方另起了一个自然段。我大概是在无意识地模仿诗歌的结构吧,因为[只有芸知道]就是冯小刚致敬他们那个年代纯真爱情的一首情诗。习惯了冯导贺岁片的癫狂辛辣讽刺、[潘金莲]的针砭时弊以及[芳华]对时代残酷性的展现,这次这个几乎被剥离了所有时代特征和人物社会属性的纯爱小品,看起来还真让我有些陌生。

只有芸知道,这是对许茹芸《如果云知道》的文字解构游戏,也是吸引我去看的另一大诱因,因为绣绣我吃了好多年的太平苏打饼干。芸是影片中女主的名字,那么是什么只有芸知道?那就是她知道自己必死的宿命。在这个注定悲剧的宿命下,她是否值得去把握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去追求她所希望的平凡生活?影片给了她一个充满阳光的男主,也给了我们一个充满阳光的答案。

绵长的带有岁月醇香的爱情当然值得歌颂,但它不能道德绑架我去违心地给影片一个高分,此刻我感觉自己像架冷酷无情的打分机器。客观说,故事在戏剧性上是欠奉的,几个戏剧化的桥段明显都来自导演编剧高于生活的二次创作。戏剧性冲突也是缺席的,我们有着这个宇宙最完美的一对CP,他们互相扶持彼此习惯,携手走过一段并不漫长但感觉已经是一辈子的人生路。中国人在新西兰的这个设定,既不是刻意营造《北京人在纽约》的文化冲突观念冲击,也没有[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聚焦社会热点同时寻求装逼,导演就想老老实实舒舒服服地借着新西兰的群山草甸阳光,陈述两个人的相识相知相爱相守。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导演眼中可能就像吃饭打屁一样太过稀松平常而被隐去了。

所以我决定给影片:★★★☆☆

此时我开始有点恐惧,因为输入法比我更先想到相爱的后面是相守,但影片用的是倒叙辅以插叙的结构,于是在影片第一个小时后我开始频繁看表,心想132分钟的时长真的是种折磨,因为接下来故事要回溯到他们更早更无忧无虑的相识相知。回忆不是种好东西,有(未经证实的)科学研究表明,不管你回忆的是快乐还是悲伤的往事,它总会对你造成损害。于是我感觉我脑中的多巴胺分泌异常开始导致我的不适。

恰好整个影院里包括我在内只有3个观众,另外两人是一对老年夫妇。我感觉这就是电影造梦又照进了现实,这种平和美好原来是真实存在的啊。不过没多久我听到后排那个爷叔轻轻地打起了鼾,然后又被阿姨拍醒后抖了抖腿。

出字幕,出照片,放映厅灯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华为的性格测试题略有些变态,对于天秤座的我来说太难选了。每月的大姨妈对我来说都像是渡劫,劫后重生,该减肥了,现在特...
    一不小心地_阅读 200评论 0 0
  • 劳动节,我们需要休息,不劳动啦,带着小朋友去玩耍。 不到公园不知道小朋友有多淘,先是各种疯跑,到湖边后就各种要下水...
    涡孩缇阅读 108评论 0 0
  • 删除多余的做括号 思路:1.首先记录下字符串中多余的左括号和右括号的数量2.dfs对多余的左右括号进行删除,直到没...
    今天不想掉头发阅读 138评论 0 0
  • 当夜幕降临 城市睁开了那纸醉金迷的眼睛 那可笑的人 他喜欢躲在那漆黑的地方 他以为黑夜给了他一件夜行服 让他以为他...
    狮子777阅读 2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