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中国家长最该具备的教育态度(二)

姑且算作上一篇文章《我们是否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去看待孩子》的姊妹篇吧。

这辈子中爹妈与孩子的关系如何,细有细说的方式,粗有粗讲的办法,但在信命的人看来,总归可以在这么两句话中找到归宿:一曰,孩子是来报恩的;二曰,孩子是来讨债的。

其标准无非是这么两个:一曰,在别人眼中孩子对待爹妈的态度;二曰,在爹妈眼中孩子对待爹妈的态度。如果结果都好,那么就是报恩的,否则就是讨债的。

瞎子算命——两头堵。玄学真的是玄。

不管你信不信命,也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上面的说法对不对。任谁也否定不了,评价爹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大抵总是少不了一副旁观者的架势和颇有马后炮之嫌的结论。

这其实是可悲的。旁观的人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当局的人又差不多已经没有了纠正错误的余地。这当然是对结果是“坏”的人而言。

上文说过,爹妈对待孩子大体不过三种态度: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审美的态度。其中,审美的态度看待孩子,也就是“按照孩子本来的样子去对待孩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审美的态度去看待孩子呢?上篇没有说明,接下来我简单陈述一下我那些个粗鄙的看法:

首先呢?得知道孩子将来有面对的是他自己的将来,除了孩子自己之外,其他人永远都是外人,爹妈也不例外。即便是王健林一样的强人,也不能左右他儿子要当国民老公的远大志向不是?

所以一定要知道孩子最终还是要为自己的屁股负责,犯了错误就得自己挨板子。痛,那是一定要痛的。

明确了这一点,爹妈就会放松些了,就不再容易把孩子当成扯线木偶,硬强着要他按照他脑子里完全没有的蓝图跑路了。

想想看,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少吗?爹妈没上过大学,就逼着孩子要上大学;爹妈是清华北大,孩子考不上大学;爹妈学文或学理,孩子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等等。

总之,这都是只把孩子当扯线木偶,而忽视了孩子自身需求的必然结果。

这里并不是主张放任孩子,让他们自我放飞。

“小树不修不直溜儿”的道理,我是非常赞成的,我也坚定地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少不了强制方法的使用。因为孩子成长时有时候需要很直观的刺激才能知道“限度”。而限度对人类社会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东西。

麻烦请记住我说的是“刺激”,不是惩罚。至于惩罚与刺激之间的关系如何界限又在哪里,留作以后分解。

书接前文,之所以那么说,只是想告诉当爹当妈的一定要适当地抛开爱和责任,适当地抛开自己脑海中的孩子的未来。

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妨时时地提醒自己,多想想宠物的样子。

那些猫啊狗啊的,有时扭扭捏捏的,有时疯疯癫癫的,有时懒懒散散的,却总是亲亲热热的,不是很美的画面吗?

如果孩子就是那个小宠物,你还会对他总是强求吗?

当然,前提是你有宠物。如果没有,那就请自行脑补。

我一直认为,像对待宠物一样对待孩子,特别是小孩子,那是以审美的态度看待孩子的一个很有趣的方式。

我可以无所事事地看着他们自己撒野,在远处观察他们对环境反映的方式和行为的特点,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区分他们的反馈哪些是本能的哪些是后天的,哪些是偶然的哪些又埋藏着必然的规律。

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孩子的教育还能成为大问题吗?

当然,这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身体上的、精神上的还有心灵上的距离。

保持距离,也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一个方法,也是我要在后文进行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二〇一八年七月十三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ending quality time together with another person doesn’...
    章磊磊阅读 2,179评论 1 6
  • 6:30 起床 晨跑(听早间新闻) 7:30 早饭健身餐 8:00 -12:00 实验室做课题 12:00 午饭健...
    ACE木易阅读 240评论 2 3
  • 那天好像一场梦。 这场梦里,桑嘉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只是一直叫他,小鼓手。 丽江一点也不是自己心里想象过的古朴安逸...
    天舒阅读 217评论 0 0
  • 总要习惯无人打扰的孤单 总要一个人做不被理解的决定 总要一个人面对未知的未来 总要习惯只有你自己在身边 不要抱有太...
    早已气定神闲阅读 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