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的产品经理求职之路,已经走了两年之久。早在2017年6月份的本科毕业季,已经开始试探投递产品的相关岗位。也许是未能抓住互联网公司的需求,亦或是未能领悟产品经理这一职业的精髓,我处处碰壁。出于生计考虑以及当时第一次考研失败的心情,我最终战略性的选择自己的主专业岗位,入职上海图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工作了两个月,没错,我做出了很符合我性格的决定,离职二次考研。我依稀记得当时和与我同一天入职的人事总监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最后给出的理由是:我想走产品之路,不想处理简单数据,每天做没有激情的工作;我认为我在产品上的碰壁是学历不够,如果考上研究生会助我实现愿望(当然,我后来也意识到,与学历没有很大关系);第一次考验失败一定程度上很惋惜,想再次证明自己。人事总监给我的反馈是:我的选择太鲁莽了,没有考虑清楚;未考虑再次考验带来的后果与风险;带有情绪的去做决定。我其实很认同他说的话,我当时很清醒我做的决定。只不过,我一直都是理性与感性来回切换的一个人,只不过当时我更多的是处于感性罢了!
在选择考研专业时,我有考虑以后的产品之路,想跨到产品相关专业考研。然而,“跨专业考研”与“跨行业求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跨度,由于深知考研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以及二战最主要的就是追求“稳”,况且当时我最深的错误认识就是“我的学历不够当一名产品经理,我只需要提高学历即可,学校也没有专业对口产品经理”。思想斗争一番,我再次将自己调整为理性状态,最终选择了测绘工程(当时考虑的是:地理学界有3S之说,我本科已经学习了地信GIS、遥感RS,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学测绘类全球定位系统GPS吧)。这种选择,我至今认为是正确的,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和前景布局充分斟酌之后的决策,如今也证明了它的英明之处。希望这段回忆,能够解答各位面试官的疑惑,解释一下从“测绘工程”到“产品经理”的这种突兀。
经过艰苦的努力,我顺利的考上了中大。我考的是专硕,所以在校时间仅有两年,并且历届同学都是在研一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找工作。这就意味着,留给我学习产品经理的时间不多了。我进入中大的第一个夜晚,内心是焦虑的,辗转反侧之下,我给自己做了一个初略的计划:研一上学期,课程很多,规定自己专心校内、紧跟导师、发表论文、参加比赛;研二下学期课程较少,驱使自己走进社会、寻找实习、学习产品、深入精髓。研二,当然是在工作稳定之后,开始全身心的准备毕业论文。这是一个轮廓,当时是在感性的状态下制定的。后来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自己研一就已经开始利用视频教学、参加机构培训,偶尔会阅读产品相关的书籍。我觉得:书籍阅读才能真正的抓住产品经理这一职业的精髓,然而视频教学等方式只能是传授技能。在学会Axure,Visio,墨刀软件之后,主要阅读产品相关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幕后产品》、《快速转行做产品经理》、《B端产品经理必修课》、《参入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产品经理进化论》等。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会陆续的去分享所学、所悟、所感。
接下来我想简单的叙述一下我开通简书的原因以及如何去经营好这个产品成果“展厅”。我是一个注重质感的人,往往学习的视频和看的书籍都会通过文字记录在纸质笔记本上。后来我觉得,这很难在求职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类似李三科、王诗沐等产品大牛,都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以作品的形式出书或者网站分享。我坚信,我最终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我的现在积累在日后也会给我一种岁月般的职业体验。因此,2019年5月27日,我开始正式入驻简书,开始自己的文艺产品之路。至于如何经营这个“展厅”:我首先会利用墨刀制作自己的一份web简历;然后将自己的以往笔记陆续的搬到简书上;其次会努力尝试利用mingmanager绘制思维导图;利用墨刀或者Axure绘制原型图;当然,也会不时的穿插记录自己的求职经验,记录自己的失误不利一面。
愿我能够在产品的道路上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