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日 日记
先说总结:有些事情一开始就要一槌定音,太在乎别人感受,当你做了达不到一开始你做的标准之后,你就有可能成为“坏人”。
(一)
实话实说,如果一开始的时候立场坚定的话,也不会到现在这个地步。
刚刚找到这个工作的时候和我一起找兼职的小学同学一开始就一锤定音:“我只能从上午8点上到下午5点。”而我却在被排班12小时的时候选择了妥协。
曾经有人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这样的话:
“工作不能嫌累,如果你嫌累的话,为什么还要干活?”
“有的时候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别人都能坚持下来,为什么就你坚持不下来?有那么矫情吗?”
……
这样的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以至于我在潜意识里觉得,只要我说了,可能就会被认为毛病事儿很多,自己也觉得自己非常不像话。
除了这一点,我也觉得领导一个人也挺不容易,我不能太自私了,所以前期也接受了上午7点到晚上7点的排班。
但是上了一段时间发现,我早上第一班直达的车到地方也只能是上午7点3分,我如果不想迟到必须上午5点半起床,6点10分就要出门,换乘一次才能到达目的地,晚上7点下班的话,回家大概在晚上8点10分,学习的时间就会变得非常少,而且身体上的疲惫也不足以支撑我的学习,再加上内心的 “只要说自己的需求就不像话”“别人都能接受的了凭什么就你接受不了”的一些自我攻击的想法会令我更加疲惫。
过了一段时间,我实在无法坚持,就以“我得学习”为理由提了上班只上到下午5点,因为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毛病事儿多,就只提了上到下午5点的要求。虽然当时领导有一点认为这是我不想晚下班的借口,他也很好心,最终同意了我的要求。
再过了一段时间,由于早上越来越疲惫,起床开始逐渐困难,发生了迟到的局面,最后好说歹说,把上班时间又拖后到了上午7点半或8点。
(二)
就在昨天(2月28日)的时候,因为是月初,公司规定不能产生“失败班次”,因此就必须要给每一个上班的人排好班。可是在排班的时候,我和领导发生了小争执。
一开始他本想给我排一天7:00~19:00,一天休息这样的上班方式,当时的我真的是脑子抽了就没有同意,可能我只看到了给我排到晚上7点,因为我说了排到下午5点,就特别烦躁,脑子不受控制地没有同意。
这次的没有同意或许留下了孽种。“我说让你休一天你不同意,我已经狗体谅你的了,你不就是不想晚下班儿嘛?别给我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别给我用‘学习’当借口。”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里非常烦躁,甚至想发火,假如说你下了班回家学习走一遍我的流程,你还会觉得我花里胡哨吗?
回到家里我和父亲好好说了说这件事情。父亲认为,这个店里确实没人,领导也有自己的难处。他可能确实感受不到你回家要学习的疲惫,但你一直把学习挂在嘴边,就会让别人觉得你把“学习”当作一个借口,以至于到现在的局面,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还会继续排到下午5点以后。但是话又说回来,他又不是没有将就你,一次一次“循序渐进”(而非“一锤定音”)提出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被满足,在对方看来,好像变成了“过多的要求”。
如果那天脑子不进水同意“隔一天上全天”的要求,也就不会到这样的地步。
(三)
总结下来,如果我刚开始就说死了从上午8点上到下午5点,不要“在乎”那么多别人的感受,不要想那么多,大概率就不会到这样的局面。接下来,既然已经留下了“以学习为借口”的印象,能做的也只有试着沟通,返回到之前的局面,否则记住这个教训,在换到其他店的时候避免再做出这样的错误。
这是我从2019年实习完之后的第二份兼职,也是我在职场生涯中的第二个“人际关系的大锅炉”,在职场中这样那样的事情总会发生,是一生中必须要经历的,我能做的只有把它当成是对我的磨练,而非负担,它是磨练还是负担,最终还是取决于我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