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转载于 Bamtori的简书账号。
这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书,因为她知道我刚经历过一段灰暗期,希望对我有所帮助。顺便安排一下我的闲暇时间,看完了给她写个书评。
看到书名,我感同身受,不厚道地笑出了声。我想大家也同样感受到了这背后强烈的求生欲吧。作者所爱有三,读书、码字和吃辣炒年糕,而我更爱薯片,喜欢用薯片的清脆声打发内心的空虚。
这本书的作者叫白世熙(音译),10余年来饱受恶劣心境障碍(轻度忧郁症)和焦虑症折磨,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辗转于多家精神科医院进行治疗。终于在2017年遇到对的医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好转。作者将自己与医生的就诊谈话内容都录了下来,回去仔细回味后把自己的心境变化和感悟都记录了下来。后经整理出版成书,这本书一经上市就成了2018年度韩国治愈系畅销书。
对于出这本书的初衷,作者在书中写到,谁也没有无视过我,最最无视自己的正是自己。回头翻看和那个人的短信内容,发现其实是个蛮可以一笑而过的小事。但我当时却一心认为对方在无视我,所以看人家发的信息自然会心生芥蒂,然后就放狠话攻击对方,只为结束这段关系。如果有人也像我一样,总觉得对方在无视自己,从而导致一段关系走向破灭,希望他或她能看我的文字。
纵观作者的成长史,家庭给她埋下了自卑的种子。妈妈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小时候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没有钱,一家五口挤在60平米的公寓,小时候人家问你家住哪儿都不好意思回答。加上爸爸时常对妈妈进行家暴,给作者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家排行老二的作者,小时候还是个爱打抱不平的人。有一次,班长(女生)让一个同学送自己回家,对此小作者就看不过去,质问班长为什么强迫人家送自己回家。班长当然说没有强迫人家,而那个同学也畏畏缩缩地说是自愿的。从此,她就被班长和其他同学孤立,同学们都把她当作空气无人理会,这种现象一只延续到高中。而在家里,在经济方面作者依附于大姐,而大姐只有在作者顺着自己的时候才会给她买生活所需物品。自此,就促成了作者严重的自卑心理。
在她那里非黑即白,没有中间。总是过分地去意识别人的视线,怕自己不被他人喜欢。一被冷落,就觉得是别人讨厌自己。朋友向自己袒露心声,又会揪心是不是自己被别人小瞧,以致于将自己当作情绪的垃圾桶。就这样在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里面进行自我评价,情绪也如同过山车时好时坏,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低谷徘徊。
还好,她没有放弃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现状,想要去改变,要走出这恶劣心境。还好她遇到了那个对的神经科医生。作者在书中毫无保留地了记录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心境的变化,有很多触动我的内容,摘录几段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所希望的?
我只是想要被爱。
毋庸置疑的,舒适的,仅此而已。”
“要相信,即便今天不能算是个完美的一天,也是个不错的一天。要相信,即使一整天都忧郁不安,但也会因一点小事而会心一笑,而这就是生活。还有就是,就如同向人展示阳光的一面,展现自己黑暗的一面,也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
“人都是立体的,虽然表面看起来风光,也有可能在背后做一些肮脏的勾当。也有一种可能是自己把对方想得太美好,后因达不到期待值而大失所望。遇到这种情况时,换个角度想想‘那个人也只是个平常人而已’,这样对自己也就能变得宽容一些了。”
“虽然理性上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行动总是跟不上。我总是对自己过于严苛,所以需要慰借,需要有人站在我这边。”
“我记起光和影是一体的。就像福祸共存,人生的曲线是流线型的。还有,只要我自己不放弃,还可以继续哭和笑着面对人生。”
如果你同我一样,“一天也没什么事,但总是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可以读一读这本求生欲满满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