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乐于承认别人的优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论语》感悟(1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在《论语》那么多句子中也算是名句,特别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基本人人都会背,意思是三个人之中,肯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但我们只理解得一半,这也是我们对于古人的话经常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朱熹注解说,三人同行,其中一个人是自己,另外还有两个人,一善一恶。对那个善的我们要跟他学,对那个有缺点的,我们对照自己有没有这个缺点,如果有就得改正。

所以这两位,都是我们的老师,而不是只记得有优点那个而已。

读古人的书要看当时的语境和上下文的句子衔接,而不能断章取义。下文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不看下一句就误解了,认为三个人中必有一个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不是比自己厉害才能做自己老师。

华杉老师举了同时代的人老子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善人可以是我们的老师,不好的人和行为也是我们自省的案例资源,反面教材也是教材。高手之间都有这个共识,所以这个原则在当时被公认的了。

其实在《论语》内也有一句话与之相似,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也是讲两面的,所以我们读古人的书,切不可以轻飘飘地过。我没有看华杉老师讲解之前,一直觉得是“三个人之间必有一个比自己厉害的,他可以做我的老师,或者自己也可以是他们的老师。”忽略了其实人人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而且正反两面都是,我们需要看齐和自省。

或许我们的人性弱点只盯着别人的毛病,所以只记得这句话的一半,因为说到自己的痛点了。

我们都习惯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在农村里的妇女这个毛病特别明显;在宿舍里也是,我们只盯着舍友的各种毛病,老不带钥匙、太吵了、乱扔垃圾、动静太大打扰睡觉等等,很多优点我们不去学习整天为别人的缺点斤斤计较。虽然很多学生的素质确实很低很低很低,可我们也得反省自己有没有打扰到别人,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呀总喜欢盯别人的缺点,还喜欢在背后说人家的坏话。承认别人优秀对不少人来说很难,我们应该像马云说的那样: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

即使当我们盯着别人的缺点时,不要忘了放到自己身上去对照,问自己三遍:我有这个缺点么?我真的没有这个缺点么?我会不会自己忽略了也有这个缺点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62评论 1 16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8,045评论 1 35
  • 《行走在世界边缘》 你喜欢热闹非凡,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当你飞过南极洲飞向撒哈拉, 当你穿越堪培拉跳入太平洋, ...
    九五乾谦阅读 950评论 15 18
  • 一、良子的耳洞 良子在念国中的时候就耳骨上打了两个耳洞。良子选择了一根很酷的银链穿过这两个耳洞。 良子说她几年来回...
    兔兔兔芷阅读 226评论 0 1
  • Form表单验证(用户请求验证+生成HTML标签) 需求:添加用户界面显示HTML标签提交:数据验证成功之后保存错...
    Karl_2c80阅读 2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