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计划更好地践行《财富自由之路》,书中提到的事情尽量都去做做。
于是,就准备去看《围城》《动物庄园》。
结《围城》没看两天,《财富值由之路》也没持续看。
既然前进的这一步有点超出能力范围,那就撤回一小步--边看《财富自由之路》,边看《围城》,每次看3页即可。
只要我发现谁在抱怨,就说明我选错了。
看到一直一脸灿烂的金光,知道他生意也有不顺利的时候,知道同样出海别人一路抱怨而他一直遇到有趣的人。
在金南大学的14个月,一直被各种抱怨包围,感到十分痛苦。
多年后发现,这是身边人抱怨带来的后果。
后来,意识到,抱怨就是无能。
遇到困难的事情,有能力解决就去解决,解决不了就接受。
前者是能力,后者是韧性。
说话,读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甚至成为那个样子。
尽管我现在有时候焦虑、无力,但是我决不抱怨。
因为抱怨,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我自己、身边人痛苦。
要么想办法解决,要么接受。
我现在选择想办法解决的次数越来越多。
开口求助,慢慢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原来,我会说“我试一试”“希望自己可以做到”
以后,我选择说“我一定可以做到”“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尽管我心里不确定,但是我的回答是,我有自己的价值观。
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
因果关系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即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发展的过程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发展的过程可以被我理解,也可能我理解不了。存在突变,这会让发展过程更难以被理解。
生命是什么?应该为了什么而活着?
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这是生命的起点,也是改变了的事实。自己只能从起点继续朝前走,至于怎么走、走哪个路口,这个自己稍稍有选择权。
人的起点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不一样,父母与家庭不一样,人生也会有很大差异。
为什么而活着?
不为什么,只因为父母给了我生命,我选择接受,并珍惜他们付出努力把我生出来、养大背后的爱。
家庭是什么?家人之间该如何相处?
家庭是相濡以沫、互相支持的地方。
家就是小孩子的全世界,长大后他也会为他的孩子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家人应该互相无条件的支持、祝福,每个人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照顾好自己。
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点、优缺点?看重什么?
因为成长经历,我过去性格有些温和、懦弱。现在我通过寻求支持,开始强大起来。
我希望自己非常强大,以便好好享受活着的美好。
优点是接纳、包容、柔韧性好。
缺点是缺乏力量。
看中真正活过。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如果能够一起走一段路,那就好好走。
如果要分开,那就分开。
珍惜眼前之人、珍惜身边之人,才真正重要。
人与人之间有差异,若是能够互相陪伴、支持,也是挺不错的。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从世界中来,到世界中去。
人有喜怒哀乐,世界也有“阴晴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