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旅NO.2开幕、期待

    2018年7月16日,我们一行青椒老师踏入北师大,进入京师大厦,邂逅北师大的大学者们。这仿佛是梦中的场景,今天真的成真了!

青椒大联欢

    河南的14名青椒,我们在一起;

    北京之行第四组10名青椒,我们在一起;

    彩铅群七彩人生6名青椒,我们在一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咖云集

    今天的开幕式,大咖云集!有来自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宋磊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朱旭东教授、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李琼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郑新蓉教授、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董春雨教授……

    我也放下矜持,主动化身为小粉丝,和亲爱的老师们合影、签名,遥不可及的梦想终于实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思维启迪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宋磊部长,嘱咐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牢记社会各界的关爱、牢记奋斗的青春是最美丽的。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筑梦人,培育青春之梦之队!这份情怀给我巨大的冲击!对呀,奋斗本身就是幸福,这一刻,我们一百位青椒老师们都是最幸福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朱旭东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启师计划——沃土奖”的由来和含义: 启迪教师,根植乡村这片沃土,师生一起绽放最美的青春!

    友成基金会的汤敏参事,给我们讲述了教育扶贫的意义——阻断贫困的代际相传。他鼓励我们乡村教师在互联网上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全国各地的师生们跨区域交流,和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新蓉教授给我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将我们的北京之行作为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同事们分享,作为新一代的共和国之师,我们有自己的使命,更有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积极学习,才能为国家、社会培育出合格的人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北京师范大学的董春雨教授以《共同的期待》为题,为我们讲解了创新教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科学与教育面临许多尴尬: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为什么中国人的诺贝尔奖得主凤毛麟角?
☞为什么许多孩子在学校成绩优异,出了校门却默默无闻?
☞为什么当代大学培养不出卓越的人才?

    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是灌输,这是阻碍我们国家创新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作为新时代的乡村教师,我们该如何授人以渔?董老师分享的几个故事给我们指出了答案,那就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除了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的是认识世界的方式,拓宽视野,适应并改造社会。

If everyone is thinking alike , then no one is thinking!                  ——Patton

    北师大之行就在这样的思维启迪中拉开帷幕,感恩所有的专家、教授们的辛勤付出,期待接下来的旅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