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的诞生,这种思维能力比10万块辅导班有效100倍

问答上有这样的一个话题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可是到了初中,却慢慢开始下滑了?而有的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一般,到了初中,却像是吃了智慧药一样,成绩蹭蹭上涨?

这样的现象虽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引起的,但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孩子的思维模式是否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情更能够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在困难面前更不容易放弃,更容易寻求帮助,更愿意去努力达成长远的目标。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更容易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01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大家肯定有所了解。也知道了,夸孩子的时候,要夸孩子努力。不能总是夸“你真棒!”“你真厉害!”之类的话。

虽然夸孩子努力的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有的人实施起来,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一次去超市的时候,儿子要去超市的游乐场玩。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特别会夸孩子努力的妈妈。

她家的孩子跟我儿子差不多大,都在三周岁左右。每当她的孩子做一个什么大动作的时候,她都会很大声地夸一句,“宝贝儿,你真努力!”

比如,孩子从滑梯上滑下来的时候,爬上小汽车的时候,拿海洋球打地鼠的时候……

这些,孩子无需挑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在我看来是不需要夸奖的。可是,在她那儿都变成了惊天动地的“努力”。

这种夸奖真的有一种依葫芦画瓢的感觉。

孩子并不是时时都需要夸奖。孩子需要的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高质量的夸奖。

打个比方,可以用类似这样的说法。

“宝贝,今天的这个滑梯比之前你滑过的都要高很多,但你还是很勇敢的爬上来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宝贝,虽然之前好多次都失败了,但你还是用自己的努力打到了地鼠,好棒!”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三十八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头猪好好被夸奖一番,它就能爬上树去。

有技巧的夸奖不仅会让孩子开心,还会激发孩子无限的潜能。

一开始,这样的夸奖家长可能不太习惯,而且,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述。没关系,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到的!就像你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一样!


02

当孩子遭遇失败而气馁的时候,大家可能已经熟悉这样的套路了:先和孩子共情,然后再鼓励孩子。

通常大家的先共情再鼓励模式是这样的。

“我知道,这次考试没考好,你很难过。没关系,你下次努力一点就好了。”

“老师表扬了其他人,没有表扬你,你觉得很失落。没关系,你下次表现好一点,老师就会表扬啦!”

……

这样子的先共情再鼓励方式,真的有效吗?

打个比方,如果你的同事们都涨工资了,但是就你没涨。这个时候,你老公说,“别人涨工资了你没涨,我知道你很难过。不过,没关系,你以后工作再认真一点,也会涨的。”

你会不会觉得这些都是废话,而且还很烦人。

同理,孩子也会这么觉得,他们甚至还会认为你不了解他们。

那怎样的共情才会起到作用,怎样的鼓励才会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我觉得,可以这样表达。

“这次考试没考好,你很难过,妈妈理解你。如果可以,妈妈愿意和你一起来看看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今天老师表扬了其他同学没有表扬你,妈妈感受到了你的失落。如果你愿意,妈妈可以和你一起分析一下,老师为什么会表扬其他同学?其他同学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果下次想要得到老师的表扬,你的身上有哪些地方还可以做的更好?”

……

这样的共情和鼓励方式,可能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同。而且,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戴尔·卡耐基 在《人性的弱点》说过: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励你的人,这对于你日后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响。


03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不仅仅是在于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之中。这些行为最好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去。

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首先就要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有意识的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变成成长型的思维方式。

《大卫,不可以》系列的绘本,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记得刚把绘本买回来的那一阵,孩子经常模仿大卫的样子,然后对我说,妈妈你快说不可以!

我哭笑不得。心想,这绘本真是徒有虚名,根本就是教孩子学会捣乱的嘛!居然还能得奖!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在说了很多“不可以”之后,孩子还是继续玩得乐此不疲,而我却愈发郁闷。于是,干脆把绘本给收起来了。

后来一天,孩子从箱子里面把绘本翻出来了,抱着绘本找他爸爸给他讲。

“咦?大卫在做什么呀?”

“大卫在拿柜子上的小熊罐子。”

“哦,那他站在哪里拿的呢?”

“椅子上。”

“那妈妈为什么要说不可以呢?”

“因为这样很危险。”

“那该怎么办呢?”

“可以喊妈妈帮忙!”

“嗯。不错。还可以怎么办呢?”

“还可以喊爸爸帮忙!”

“对!但是,如果爸爸妈妈都不在这,怎么办呢?”

“那,那就把椅子往前挪一挪,靠近柜子就可以拿到了。”

“不错!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

我看着他们父子俩看绘本的方式,若有所思。之前,我一直是按照绘本的内容,原原本本的给孩子讲,即使是拓展内容,也只限于画面里有的内容。像这样子启发式的拓展,却是从未有过的。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卫系列的绘本会得奖。原来不是绘本不好,而是我的思维没有跟得上。

育儿就是一个育己的过程。希望孩子优秀的同时,我们做父母的也要迈着愉快的步伐,和孩子一起前进。

最后,用高铭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一段话共勉:思维真的是限制我们的一堵墙吗?世界到底有多大?——在墙的另一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485评论 2 14
  • 今天一到公司,门口一女孩背包等着,心想难不成是新同事,可她看见我开门了也没走进来,就略过了… 过了会老大来了,那姑...
    W大步溜阅读 144评论 0 0
  •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南方人的小年,是个大扫除和祭灶的日子。今天一早我也不敢睡懒觉,起来打扫卫生,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迎...
    文虫阅读 310评论 13 6
  • 客户端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postgresql-client 服务器安装sudo apt...
    代码界的小学生阅读 2,10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