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4
1.作业回顾
我们常说的话里面,隐含着我们人生的命运。
找到自己常说的话。
听听别人的反馈“自己是怎么说的。”
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说?
用自己人生经历来阐释这句话。
接下来的生命里,我需要做哪些改变?
2.陪伴
有连接的关系,才是陪伴。
不是简单的处在一个物理空间,你和孩子在一起,我和你在一起,如果彼此没有连接,这不是陪伴。
陪伴,不一定要在身边。只是那个一直在你心里面的那个人。
3.情绪
情绪是一种能量。
他就像看见红布的公牛,不可能不冲出来。
要么伤害别人,要么伤害自己。
对情绪有觉察。
我们就会有选择。
两种处理情绪累计的方法。
我们身体里面有很多沙子,
那是情绪留下来的印记。
我们需要经常的把身体里的沙子扫干净,
变得平和与快乐,
让自己的肉身少受痛苦的折磨。
方法1,我们可以想象,
自己不断地吐出乌云,
这些代表我们身体里的怨气,委屈,
那些乌云瞬间裂成无数的小碎块,
然后就消散在空气中。
呼气,
乌云吐尽,
我们开始呼出干净的空气,
看见湛蓝的天空。
方法2,
我们还可以在睡觉前,
像放电影一样,
一帧一帧地倒放今天的活动。
看到那些自己出丑的时刻,
看到那些自己处理不当的时刻,
看到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刻。
然后把这些画面固定下来,
转换成自己想要处理的样子。
每天不断练习,
修整过的图片就会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当自己下次再面临冲突的时候,
潜意识会多一种选择。
当我们有能力看见愤怒,
我们就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可以发泄出来,
我们也可以选择安全的绕开。
身体比头脑更有智慧。
4.亲子关系
我们可以将孩子与父母连接,李中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由父母传于孩子,如此代代相传,只有一个方向,向前。
2、 父母传下来的生命里,已经包含了父母以至每一代父母的全部力量和爱,全无保留也不能更多,这是每个人经营成功,快乐人生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资源。
3、 如果这个人拒绝接受父母,他将缺乏足够的力量和爱去营造自己的人生。
4、生命既然接受了,无从拒绝不能接受的,只是出生之后父母没有做某些“该做”的事,或者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
5、 孩子资格感的根本来源是父母。
6、 力量与爱不足的人,会生活的很辛苦,婚姻事业都不幸福。
7、不接受父母的人,也难以建立好的亲子关系。
8、 与父母构成的铁三角关系,不能否定,不能拒绝,不能代替,不能改变,只能无条件接受。
9、 每个人只有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就是生父生母。
10、 学问修行,不能消除不接受父母造成的内心困境。

5.四个三角形
构成了我们以后课程讨论的框架。
沟通结构三角形。(A,B,C两个人讲,三个人的事)
关系序位三角形。(家排,夫,妻,子女)
角色三角形。即“卡普曼戏剧三角”,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三个角色(如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
自我三角形。(成人,父母,儿童)
使用量表,来测量自己身上的PAC(父母成人和儿童)人格。
6.个人功课
推荐书籍阅读。并由领用人来分享。
《人间游戏》
《人际沟通分析学》
《语言的魔力》
《沟通分析的理论及实务》

第二课小结
以结构,关系,角色,自我为核心组成4个三角形,高阶学习目标呈现。
亲子关系极为本质。联结表现共有十个方面。
下堂课在此框架下上演人间游戏,本色示人。或相爱相杀CP,或挖坑l埋雷博奕。
第二课后作业
李中莹亲子关系"联结"的阐述中你认同什么?
你质疑什么?
你完全不知道什么?或者被颠复?
谢晋文下节分享《人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