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准备游览东洲岛的北半边,这次我是坐着轮渡在古渡口上的岛。
前方走着两位女孩,穿着古装,煞是好看。
这棵槐树有100多年了。
岛上有书院和罗汉寺,书院的大门外有一棵大樟树,有800多年的树龄了,名叫五指禅,顾名思义,像五根手指张开的样子。
船山书院最初建于王船山出生的衡阳城南王衙坪,与石鼓书院、文定书院并称为衡阳三大文脉。
光绪十一年,晚清名臣彭玉麟捐银选址东洲岛,建三进四合院,将船山书院改建于此。
船山书院曾是传播船山思想,弘扬湖湘文化的重要场所,培养了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物。
船山书院也是衡阳市高等学府衡阳市一中的前身。
船山书院的现存建筑为民国初年改建,1983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书院,首先是东洲讲堂,我猜相当于学校的大礼堂。
讲堂后面是三排二层教学楼,前后都有走廊,走廊中间有向外凸出的部分,学生们下课就有更多的活动空间,这样的设计我很喜欢。
教学楼的楼梯、护栏、二楼地板等,都是全新实木的,刷上了朱红色的油漆,修缮后的书院焕然一新。
湘绮楼在书院后面,我猜应该是从前的学生们住宿的地方。
书院后是一处园林景观,有亭台、怪石、小溪,草木茂盛,有一对穿着红袍的新人正在拍照,他们真会找地方。
再往前走,就到了罗汉寺,因为疫情,寺里面暂不开放。
罗汉寺曾与雁峰寺、花药寺、西禅寺并称衡州佛教禅宗四大寺院,距今已逾四百年。
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有记载:衡府东洲罗汉寺,乃前明旧刹,几三百年。建船山书院于前,适余主讲,柏丞禅师主寺,相邻十年,因题柱以志因缘。"亦可见书院与古禅寺的关系。
寺庙高僧辈出,1938年,空也法师出任罗汉寺住持,由于当时前方大量伤兵后运,罗汉寺应急设为"战时第六伤兵医院"。
现在的罗汉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缮而成的,钟楼和鼓楼对称的建在两边。
这是寺后的三面观音雕像,三位观音是否一模一样?经过我仔细观察,三位观音手里拿着不同的东西,一位手拿经书,象征智慧;一位手拿玉如意,象征平安;一位手拿甘露瓶,瓶口朝下,象征仁慈。
岛的最北端是望江亭,走到这里就好像到了船头了。
折返往回走,边走边欣赏美景,过去的读书人在环境这么幽静的地方读书,想来也是心旷神怡的。
鼓形碑上是清朝王闿运的"东洲月宴"诗:
月圆如人意,蒸酃照一光。
席灯摇酒后,城桂入船香。
影拂秋衣静,阴连磴树凉。
东洲此时会,千里共难忘。
东洲岛,一个好有文化底蕴的小岛,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