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

中年人的生活有多难,需要你自己来体会,就我自己而言,周末于我而言,就感觉没干什么就匆匆而过,可是还有很多活没有干完。

不平衡是常态,平衡是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因为我们也需要关照自己的身体,谁也不想退休后身体很差劲,甚至像有些老年人自己都顾不住自己。走访养老院一圈,发现那些心态好,注重锻炼的人即使90岁都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而那些爱抱怨,不良嗜好多的人倒是年纪轻轻就有心脑血管,糖尿病一类的顽固、很难治愈的疾病。

曾经一段时间,我下定决心要断舍离,做不完的事不去做,干不完的活不去干,可中年人哪有那么自由,况且你根本没有躺平的资本,就像我妈说我的“这个活,你不干你让谁干啊?”是啊,我是中年人,我是家里的脊梁,家里的事我不去扛谁去扛?我是班主任,学生的发展我不考虑,谁去考虑,我现在不对学生付出,什么时候对学生付出?我热爱钻研,关于教育教学,我不去趟路,谁能与我同行?这都是摆在我面前的现实问题。

其实我很幸运,年少时遇到了能指点迷津的老师,为我的一生打下基础,感受着亲情无限的力量,直到我10多年前来到城里上班,婆家直接两套房子,我才知道我过上了很多村里人羡慕的生活,我再也不是农村那个丑小鸭。人得学会感恩与知足,并且要学会享福、惜福、与培福。我觉得我更加幸运的是,我爱读书,那些跨越时空的文字总能在我感到困惑时给我无尽的力量。

写这篇文章时,我还有很多的任务没有完成,而身体已经空虚的很是难受,今晚无论如何得把任务完成。可是好多天都没有锻炼身体,幸运的是前几年我练过瑜伽,一些常态化的动作还是有点基础的,所以每天尽可能吧,还得逼着自己锻炼。

不平衡是大多数中年人的正常状态,可是我不愿意屈服于生活,尽可能那怕一周能有2个小时,我也要把他留给自己,那是自己独处的时间。可是如果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自己总是随着任务的像陀螺一样转动,总有一天,不平衡到一定状态一定会失衡,所以大多数人中年人都开始精简社交,专注于自己,即使这样,不平衡还是存在。

人家都说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后敬魂,可是我观察太多职场中年女性,每天精心打扮并不多,可是透过外表,你看到一种特质,就是“干净”,灵魂的干净纯粹,透过简洁大方的服饰展现的一览无余,看来人是社会群体性动物,任何事情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无论现实多么多任务,一件一件的完成,或者是多件并驾齐驱的完成,这个过程中身体是累的,心灵却是像坐车一样高速运转。一直以来,自己戏称,爱和老婆们说话,其实是真的,老年人他们不爱玩虚的,说出来的都是真理,不喜欢谁,直接当面拒绝,看着很是无情,其实这是典型的一言不合半句多。

人们总喜欢等,等到儿子大了,我就自由了,等到我取得×××了,我就……人的每一天都算数,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天都不能亏欠自己,尤其是不能让自己的心灵受伤,对生活做断舍离,放下那些对你伤害很深的人的恨,这些恨内耗了你大量的精力,一个人的觉醒是最重要的,其实大部分的痛苦都是自己制造的,包括那些肉体上的痛苦大部分也是心灵受苦无法徘徊,无处安放的外在呈现。

曾经我不理解《了凡四训》里的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的,命运由己造,半点不由人,今天我不断的在社会上磨砺,终于渐悟,命是我们每个人注定会遇见很多事,甚至是按照当时的能力相当棘手的事,这是任何人无法逃避的;而运就是我们看待这件事的态度,就是我们的转型思维,我们的逆商能力,就比如新东方在“双减”之后的转型,就比如共产党在南泥湾的自力更生。AI时代已经来临,势必会带来一些行业的兴起和一些行业的衰退,所以这个时候就靠我们自己来把握“运”。

平衡对得起自己,同时任何事情莫求太圆满,中国文化中的忌满思维,同时也莫让自己长期处于不平衡,我是一切的答案,自己是周围所有事的核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