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父母身上的磁场,就是孩子成长的能量》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跟不同人相处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人给你充电,和他聊两句,你就满血复活了;有的人只会耗电,你跟他说一句话,感觉能少活好几天。”

其实,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如此。

孩子需要补充能量,就像手机需要电量一样。

而一个家庭的能量场,正是由父母亲手缔造的。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用磁场来滋养孩子,为孩子充电。


第一,书香磁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曾有人统计过2007到2016这十年里,各省高考状元父母的职业。

结果发现,占比最高的就是教师,高达35.09%。

和其他家长相比,教师父母虽然不是收入最高的,但却是最懂得营造读书氛围的。

真正的匮乏,从来不是物质的不足,而是精神的贫瘠。

在一个人人都爱读书的家庭里,孩子不仅能沾染书香气,还会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作为父母,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滋养,便是一个常翻书,勤读书的氛围。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有许多种香,花香、饭香、檀香……而最耐人寻味的是书香。”

在书香家园中长大的孩子,阅读将是他们的本能。

他们以书为铠甲,以知识为武器,在人生的所有时刻,都能做到从容且理性。


第二,阳光磁场

心理学家李雪说:“向孩子抱怨自己的不幸,是摧毁孩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孩子是天生的能量接收器。

父母和孩子诉苦,本质上是往孩子的心灵深处投毒,让孩子深陷负能量的泥沼中,彻底失去希望。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的生活。”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玩具。

而是一对温暖有爱的父母,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


第三,和气磁场

父母的嘴,决定孩子的路。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主人公王响的两个儿子,王阳和王北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就是对这句话的最佳注解。

王响的大儿子,叫王阳。

王阳青春期叛逆时,王响还是厂里的骨干,有领导架子,谁都看不上。

面对儿子,他也是习惯性挑刺。

看到王阳在写诗,一把夺过本子开始指点:

“我给你说,儿子,诗这玩意讲究个合辙押韵……”

后来知道儿子在舞厅打工,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顿痛骂,句句扎心。

有这样刀子嘴、豆腐心的父亲在,王阳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敢跟家里说,最后,独自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中年丧子,让王响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所以面对养子王北时,他改头换面,开始学着好好说话。

站在养子面前的王响,说话轻声细语,笑脸盈盈,眉宇间盛满了对孩子的包容和接纳。

最终,王北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温暖懂事,积极上进。

一个家里若时刻都充斥着指责抱怨,孩子和父母的心只会渐行渐远。

而一个处处包容、事事体谅的家,再大的难题也会被轻易化解。

得知王北想考美院,王响没有怒斥反对,而是举双手赞成他去北京追寻梦想。

漫画家蔡志忠在一次采访中坦言:自己的耀眼成绩,离不开父母的温润平和。

时至今日,他依然记得,当他忐忑地跟父亲提起自己想放弃学业,学习自己喜欢的漫画时,父亲那平静的神态和郑重的语气:想好了吗,想好了就去做。

他更忘不掉,当他受挫时,母亲不管有多忙,都会放下手头的事,耐心地倾听。

正如他在自传中写道:

“每当想起家,脑海里的第一个画面绝对是父母慈祥的笑容。”

父母好好说话,孩子才能有健康成长的土壤。

不幸的家庭,一定有一个差评师,而幸福的家庭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点赞师。


第四,动力磁场

早些年,同学和老公都在外打拼事业,没顾上孩子,现在想管,却发现打骂都没有用,儿子早已放弃了自己。

不忍看孩子继续堕落,同学决定放下一切,陪儿子度过这关键一年。

此时儿子心里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

我不想人家说我不配做我妈的儿子。

这对母子的故事,正好应了那句话:成长型父母,是对孩子最有力的托举。

孩子可能不会乖乖听父母的话,但一定会模仿父母。

对自己严格要求,永不放弃成长的父母,才能从行动上感化孩子,助力孩子走上花路。


书籍《心》中有句话说:

“人生一切的不幸,没有别的原因,都是由自己的心灵吸引而来的,是无休止地倾诉不幸、牢骚不断的那颗心,唤来了不幸。”

很多时候,那个一身毛病的孩子,其实是我们自我的投射,内心的映照。

拥有大智慧的父母,不会一味指责孩子,而是想办法创造出正向的磁场,让孩子在这个磁场下获得向上、向好的能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