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teen是最近韩国新出的网剧
堪称小制作典范——
一集五分钟左右 一共八集。
说到这忍不住要闲扯几句了。
影视艺术行业的鄙视链众所周知:
做电影的看不起做电视剧的,做电视剧的看不起做网剧的,做网剧的看不起做网络电影的,做话剧的少有人看不起也少有人看;
国内电视剧观众的鄙视链众所周知:
看小众国家如北欧等国电视剧的看不起看英剧美剧的,看英剧美剧的看不起看韩剧日剧的,看韩剧日剧的看不起看泰剧的,所有观众都看不起看国产剧的,看国产剧的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以上只是戏谑之言,
关于第二条鄙视链,毋庸置疑每个小行业里都有自己业内公认的出色作品,
不过总而言之,大致的现状八九不离十。
关于第一条鄙视链,有趣的是:鄙视链低端以网剧来说,受到外界的批评最少;有关制作内容的限制基本可以忽视(《余罪》、《镇魂》);可用的进步空间最大;一旦做出点成绩最容易大红大紫直冲观看量榜单top1;而且他们的好评大多直接来源于大众而少有官方评价,基本和观众保持了一对一的关系。连《惹上冷殿下》都可以凭借高玛丽苏剧名预警吸引来一大波猎奇观众,基本上可以说做火一部网剧的概率极大。
鄙视链顶端以电影来说,受到外界的批评最多;有关制作内容和方式等的限制,对制作人员的专业性和价值观导向性有极高的门槛;可用的进步空间只有专业人士知道;虽然成绩多由大众的点评反映,但大众的点评从根本上来说绝大部分受相关的专业官方组织和最起码看起来专业的大V的评价的影响和引导;另外,电影这种牵扯到消费的行业又牵涉到消费者心理(和单纯的观众心理不一样)和营销手段,时间空间等等等等;最容易直冲热搜的大概是影评、解读、吐槽、之类的大众滤镜;而每年因为各种原因牺牲在电影院的无名电影数不胜数。
所以——
谁知道鄙视链会不会在某一天反过来呢?
seventeen1大概可以概括为:
“一直欺负我的男生向我表白”
大部分男孩女孩的情窦初开
大概都是关于这样的情节。
seventeen2大概可以概括为:
“男生朋友保护我至成为恋人”
另一部分男孩女孩情窦初开的情节就这样被第二集解锁了。
seventeen3以小故事诠释了:
“女孩子之间的友谊”
连厕所都要一起上的人,当然要一起做所有事;女孩们通常用友情打开吃醋的新世界,极其讨厌友情里出现第三者,不管那个人是好朋友的新朋友还是好朋友的男朋友;但是好朋友一旦被欺负立刻就要嗷嗷亮爪子跳出去撕逼。
seventeen4主要是关于
“青春期男孩暗恋姐姐”
男孩子从这个还没恋爱就失恋的情节开始更加渴望成熟,渴望成功,渴望具有魅力和各种各样的能力。
后三集后面再说?
篇幅不长的小故事们几乎独立,
能使他们自然的串联在一起的就是——
17这个年纪。
青少年的英文是teenager
表“十几”的后缀teen+“年纪”age+表“人”的后缀er的和 就是青少年。
人在十字打头的年纪,
发生的爱情故事大抵如seventeen。
网剧没有专业官方组织的评价,所以只为观众做东西。简单甚至简陋的道具和布景,新鲜的演员面孔和日常的情节,凭什么轻松赢过海量高制作成本低口碑的电影电视剧?演员代入感极强的演技和故事代入感极强的情节引起了绝大部分普通观众的共鸣。我们观众给的答案很简单,可大有人不知道。
我只是一个影视圈外的观众。但我也应该有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权利。私以为,找准定位,然后找准目标观众,才是失败的影视人传媒人应有的准备,而不只是财力人力。无论什么时代,观众永远是雅俗共赏的群体。相声听众里也有人读着《资本论》,你究竟想要抓住谁的眼睛谁的心?
此时,一位普通圈外人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