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艺术素质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美术培训班去学习美术,甚至有些美术机构也正好瞧准了这一点,于是正好迎合急功近利的心态,宣传素描可以早学。疏不知少年儿童过早学习素描,往往有头无尾,最后不了了之。结果是得不偿失,适得其反,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少儿的成长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一般来讲,8岁以前,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较片面,他们往往凭感觉表达自己的感受,画画表现出随心所欲、天真烂漫,处处透出童真和稚拙,这也正是他们作品的可贵之处。从日记画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特点。
素描教学一般从几何形体、静物开始,让一个充满好奇、想象的儿童,面对这样一些单调的静物,根本就不能理解和感受物体的美感,更没有兴趣可言。另外,学习素描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下一番苦功夫才行。儿童时期,孩子们大多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立体和空间观念尚未形成,所以,往往不知如何观察和表现物体,如果这时再遭到教师或家长的指责,便会失去信心,从而出现厌学情绪。
教师对个别急于求成的家长应耐心解释,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于7-9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可以以日记画和写生为主,结合各种方式去表现,如与手工材料相结合等。9岁以后,孩子的理解能力趋于成熟化。但此时也不要着急,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一时期可以让孩子创造更多的运用综合能力的作品。待到进一步的完善后,才可以让学生正式学习素描,都要顾忌孩子的心理特征而定,不可生硬控制,教师要循循善诱,语言要易于理解,启发,还应和家长、学生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