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了,终于有大把的时间陪孩子玩游戏。这是行为矫正第一步——设置亲子游戏时间——的第四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不是孩子太顽劣,真的是自己没有用心陪伴过。
字母游戏——不指导、不纠正
今天小孩说想写字母A,我心里暗喜,居然会主动要求写字母,果然孩子天生是爱学习的,只是总有各种各样的束缚抵消了这种喜爱。我不动声色地说:“好的,那我们开始吧!”
他拿笔的姿势是一把抓,以前我纠正过,他说不舒服,今天本着“不指导、不纠正”的原则,我就保持沉默了。A的笔顺也不对,线条也不直,写得也太大,一个字母半张A4纸没了。天呐,原来下意识里,我有那么多挑剔的想法,若不是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大概又要啰嗦一大堆,小孩又分分钟没兴趣了吧。这次小孩写完,一脸骄傲地看着我,我毫不吝啬地赞美到:“很棒哦!我们写对了!Excellent!” 听完,小孩更加开心了。
趁着他有兴趣,我把英语课的练习册拿出来,倒不是想让他学习,而是启蒙英语的练习大多还是游戏,玩的形式要更加丰富一些。他也很喜欢,填色、连线、迷宫,玩的不亦乐乎。虽然特别开心,在两个字母的练习之后,我还是及时打住了,保留兴趣,期待下一次的字母游戏。
厨房游戏——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
我问小孩:“还想玩什么?”
他说:“妈妈,你来做饭,然后起火,然后我来灭火。”
这也是我这几天的进步,让小孩自己选择玩什么。以前总是我来安排,甚至爸爸或者奶奶陪着的时候,我也会“远程指导”。反倒是他想玩的游戏,我都觉得没意思,比如说做了一百遍饭、救了一万遍火。今天我耐下心来,开始做饭了。
他问我想吃什么,然后在小厨房里找材料,有模有样开火、放油、放菜、炒菜、加盐,做饭的步骤他都会了。选菜的时候还跟我讲辣椒不要放,茄子妈妈你喜欢的,白菜要煮久一点,这些都来自他平时对生活的观察。
小厨房的开关上有个ON、OFF的标记,在OFF旁边有个火的图案,ON旁边什么都没有。他指着OFF告诉我:“你看这里有个火,就是开,另外一边没有火,就是关。” 我稍有松懈,脱口而出:“不对,ON是开的意思,OFF是关的意思。” 他有点急了,坚持有火的图案的那边才是开,我立马意识到问题,心里默念“不指导、不纠正”,说:“嗯,好像有道理,有火才是开啊,没有火怎么开。” 虽然他不认识单词,但他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很好啊,我居然只是心里默认,却没有表扬过他。
灭火游戏——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做完饭,假装离开厨房的时候没有关火,开始了他最爱的灭火环节。两辆云梯消防车架着灭火,警察维持秩序,消防员救人,安排得井井有条。救了一个一个又一个,每个人救下来的时候都要跟消防员说一声谢谢,同时警察吩咐他离远一点,小心爆炸。我这才发现,原来他的耐心比我好多了。
救完了家里能找到的所有小人,我心想这火可以灭了吧,结果小孩说:“把他们都放上去吧,我还想再救一遍。” 我心里笑翻了,以前只能陪到救2、3个人的阶段就不耐烦了,今天却觉得他怎么如此可爱!
小惊喜:拧螺丝、换电池
到了该洗澡的时间,我说:“今天的游戏时间结束了哦,明天我还想跟你一起玩。” 他有点舍不得,但也还是很听话地收起了玩具。
等待放水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玩具没电了,他自己拿了爸爸的工具箱,把需要4个零件才能组装好的螺丝刀拼接起来,准确找到合适大小的螺丝刀头,自己把电池盖卸下来了。除了力气不够大,卸的时候我扶了一把,其余都是自己操作,我惊呆了。
然后又找到收纳电池的盒子,尝试了几次,找到合适大小的电池,在我口头的指导下正确安装了电池,最后又把盖子拧好,工具拆好,放回原位。平时跟爸爸一起拆拆装装的,这动手能力溜溜的。
写在最后
今天真的很开心,我能感觉到小孩也很开心,睡觉之前,他跟我说:“妈妈,我很爱你。”
我心里感慨万千,回顾以往的陪伴,工作日几乎为零,周末又到处赶场上兴趣班,很难得才静下来单独相处。即使单独相处,也是看电视、看电影、学英语居多,没有实质的交流。难得又难得地陪着玩游戏,也总是指指点点,要么索性一边应付一边玩手机,还嫌弃他玩什么都没个定性,一会儿又不要玩了。
原来孩子真的没有错,我很感谢自己这几天的进步,我想这第一步的目标——改善亲子关系——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是继续保持,每周至少3~4次的亲子游戏时间,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