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跟某些人聊天,你会感到很轻松、愉快,但跟另外一些人聊天,你就会觉得压抑、沉闷。
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别呢?
因为他们说话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也就是讲述能力的运用。
好比一些人讲故事,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而台下的人则听得聚精会神。而换成另外一些人去讲,就给人索然无味的感觉,听得大家昏昏欲睡。
当然,在日常的对话当中,我们没必要用那种表演的方式去讲述,但想要让自己的故事产生感染力,某些方法还是需要讲究的。
第一,简明交代故事的五要素。
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应该要具备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只要把这五个地方都交代清楚,这个故事才算是表达清楚。
但由于在口头对话当中,由于时间、空间等诸多方面的制约,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做到详细讲述,这时就要适当调整一下了。
何时的表述,最好开门见山地说明,如昨天我遇到一个人,前两天发生一件事,回首当初等等。
表述何地时就不能拖泥带水,要及时交代,不重要就省略不说。
何人的表述,也要明确直接,不要用太复杂的人称代词,如叔叔的姨妈的伯伯的女儿之类的,越简单越好。
何事的表述就需要注意讲述的时候要做到具体化、细节化,主次分明,突出主题,不相关的事情就尽量不要掺和一起去说。
至于何故的表述,就要做到有理有据,符合逻辑。
第二,讲述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我们给别人讲故事的时候,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因为这是能不能把故事说得出彩的基本条件。
所以在我们讲述的时候,自己的情感一定要跟故事的内容联结起来,用自己的语言和丰富的语调去润色内容。
透过你的声音、语调、神情和肢体动作等,将故事的内容,恰到好处地把故事展现出来。如果不明白,可以看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里,德瑞那三次假释申请,每一次讲述的时候他的语言和神情都有什么变化?
只有当你的所思所想,跟故事的内容是一致时,你的讲述才会给人真实、生动的感觉,让听众进入到你的思绪当中。
否则你用一种死气沉沉的语气,去讲述自己中了大奖这件喜事,别人不是觉得你不在乎中奖,就是觉得你好像有所隐瞒。
第三:故事的讲述尽量要有画面感。
好的故事,一定会给人一种“视频播放”的感觉。我们一边听别人说话,一边在脑海中构建出相应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
那要怎么说,才能够让故事变得有画面感呢?这就要涉及到语言技巧的运用了。
首先,要多用一些具体化的描述,增强我们的观感。
例如你说“这个菜很辣”,别人听了也没什么感觉,因为不够具体。
但进一步去描述,说“我之前吃了这个菜,哇,真的辣得我的口腔都要变成火山口了,随时都能够喷出火来。”
其次,对故事的人物有行为变化有清晰的描述。
例如第三次假释申请,德瑞跟警官说的那番话里,看看有多少行为变化的描述?
“我看到”,“我都很想和他谈谈”,“去告诉他正确的方向”等等,都是非常清晰的行为描述。这种描述让我们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从而在脑海中构建出相应的湖面。
第四,懂得铺排情节的讲述特色。
既然是讲故事,就需要注意情节的安排和设置。如果你的故事好像白开水那样索然无味,那么别人也没兴趣去听。
但如果你懂得把故事的内容,设置得错落有致,详略得当,有高潮点,有转折点,有时还加上几个笑点。
因为一个好故事,一定要具备冲突点,然后主人公在行动中遇到障碍,要解决这种冲突,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最后才来到故事的结尾,那么这样的情节铺排,就会比较吸引人了。
我们没必要同时间满足这些条件,只要有这个意识去铺排内容就行了。这就是“故事思维”的实际应用了。
如何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方法1:拆解故事。
平时多听演讲或者多阅读书籍,当你看到某些故事能够打动你的时候,试着去分析这个故事是怎么铺排五要素的。
找到故事的讲述结构,尝试去拆解它,分析它的逻辑顺序,那么这方面的经验多了,你自然懂得怎么编写故事了。
方法2:积累故事。
平时有意识地去积累听到、看到、想到的故事,然后在沟通交流当中运用出来。针对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能会遇到的场景,以此去积累相关的故事,据为己用。
那么之后当你再次碰到这些场景,稍微改变一下内容,你就能够顺着故事的脉络去说了。
方法3:经常锻炼。
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知道怎么讲故事是一回事,真的能够做到怎么去讲故事,又是另一回事。不经常练习,知道的知识迟早会忘记。
私底下找时间去锻炼这种技能,不管对于提升我们说话的表达能力,还是我们语言的组织能力,都有会很大的帮助。
只要有意识地做,不出两三个月,你讲述的口才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讲什么故事也就不在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