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萍 焦点网络中级八期 山西晋中 坚持分享第277天 2018年11月26日 周一
在今天的咨询约练中,有个新的思考。
我们在和来访者进行访谈互动中,对于来访者所表述的一些做法和生活经历,我们尽量不对具体做法做出评判,可以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以及猜测性的对来访者的感受以及想法进行回应。
如果我们对来访者的具体做法做出一些评判,其实背后支撑这些评判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些主观看法、认知、价值观等参照架构,而这些很有可能和来访者的并不一致。所以在这时候做出的评判就存在一些风险,那就是来访者并不认同,如果在表述的时候我们用的是肯定的坚定的口气,来访者可能感受到的就是不被尊重不被接纳不被看到,对于咨访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是有伤害的。
因此我们如果就来访者的做法真诚的表达一些自己的感受,即使来访者并不认同但在感受层面不存在对错,相对的这样的风险会小一些。
更为上上策的做法,那我们就是对来访者的感受和想法做一些猜测性的回应,然后进一步了解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想法对于他为何如此重要等等进一步拓宽沟通渠道,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参照架构。在此基础上对于我们去除自己的价值观,保持中立,尊重并在来访者的参照架构内进行工作会更加有帮助。
忽然想到,其实在非暴力沟通中的倾听部分,就是这样讲述的。是的,我们倾听对方并不仅仅是倾听对方表达的内容,更多的是体会内容背后的感受和需要。这样我们就会关注到人本身。
其实咨询训练中的访谈是一种特殊的沟通形式,在生活中我们日常沟通时用心倾听对方也很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