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牧民,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蒙古族,想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却很少有人知道在甘肃河西走廊也生活着一个以放牧为生的民族,那就是裕固族。而说到草原,人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在脑海中闪出成群的牛羊,牧民安居的帐篷等场景。那么,现实的草原和牧民又是怎样呢?
弟弟阿迪克尔和哥哥巴特尔在同一个班级上学,住在爷爷家,远离自己的父母。因为不同的童年遭遇,哥哥对弟弟心存隔阂。暑假来了,爷爷意外去世,而父亲并没有来接他们,他们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人。阿迪克尔说服巴特尔一起上路,寻找在草原上的家。他说父亲曾教过,放牧时如果迷路,一定要顺着河流走,有水的地方水草才会茂盛,而牧民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一对兄弟,两只骆驼,七天六夜,五百公里,他们向着水草丰茂的地方进发,看到的却是废弃的村落、干涸的水井以及荒芜的沙漠,最终,他们找到了父亲,不是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而是在尘土飞扬的淘金场。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这部电影,却的的确确是两个孩子心中的“乡愁”。父亲出场不多,母亲更是在记忆中出现的人,真正陪伴两兄弟的,是身体瘦弱,沉默寡言的爷爷。而爷爷却在暑假来临的时候离开了他们,这对年幼的巴特尔和阿迪克尔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偏远地方的孩子都坚强,他们并没有因为爷爷的去世而表露出有多伤心,然而在茫茫的归家路上时,爷爷生前骑的白马却在深夜中出现,舔舐着睡熟的阿迪克尔,像爷爷用温暖的手掌抚摸他一样,当阿迪克尔醒来时,白马悄然离去,像是牵挂孙子的爷爷在看了最后一眼孙子后魂归西天。阿迪克尔惆怅的望着远方,不知道这一切是现实,还是一场梦。爷爷的离去虽然让阿迪克尔忧伤,但他仍有一个美丽的希望,那就是回到水草丰茂深处的家,在那里阿妈做好了香喷喷的饭在等着他们,他和哥哥巴特尔还有爸爸会各自赶上一群羊,在父亲般的草原和母亲般的河流的陪伴下欢乐成长。然而这个梦,破灭的更彻底,一路上村落废弃,湖水干涸,满眼的黄沙,不见草原,水草丰茂的地方是高耸的烟囱,坚守放牧的父亲也不得不下河淘金。梦碎了,只剩愁。
兄弟俩在归家路上曾一起看到过一段海市蜃楼般的影像:四个僧人牵着一匹白马匆匆走过,其中的红衣僧人,似是当年西行的玄奘。后来,巴特尔又在古壁画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前汉中宗 既得金人 莫知名号 乃遣博望侯张骞 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河西走廊地区曾经对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交流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如今,只能被遗忘在历史的记忆中,被风沙掩埋。
海子在《九月》中说: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如今,明月依旧高悬,琴声依旧呜咽,但只身打马,却再也不见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