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从前看过一本书,女主角是一个兼具诱人色相及处世智慧的高级交际花。
爱恨情仇翻翻转转,在最艰险的一刻,女主角发现如意郎君不堪的一面,又受人屈辱。
这时,娘家长期受她资助的亲戚子女站出来。
站出来,再狠狠踏她一脚。
唯恐她玷污自己,急急撇清干系。
这种待遇的人大概可以被称之为“牺牲者”。
“牺牲者”的下场为何常常得不了好,更容易被视为粪土?
小说《半生缘》里,舞女顾曼璐起初牺牲自己,出卖皮肉养活家人,够高尚无私的吧。
后来意冷心灰黑化后把妹妹顾曼桢送入老男人的狼口,狠绝只是因为作为“牺牲者”,她发觉自己没有被理解包容,而是成了人们所不齿的一种生物。
“牺牲者”表面上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受惠者”在江山稳固后,多少会产生“穷人与狗不是同一个阶级”的意识,认为“牺牲者”一开始确实付出良多,可TA们的境遇也跟自甘堕落有关。
一时的情分用来做“长期饭票”消费,“受惠者”未免不情愿。
而“牺牲者”越是在意,越能被“受惠者”感受到同时也看轻对方,自然把TA划分到下等的地位里去。
一个人一生当中,越是把精力聚焦自己之外的地方,越是艰难万分。
而往往一心为自己投入,内心强大,外界难以移动心志的人,越受人钦敬、备受倾慕。
巾帼英才扭乾坤 一代女皇绝古今
虽为妩媚入宫闱 却因智谋赎尼身
孤凤展翅腾龙位 弱女挥手伏众臣
功过论争千秋去 无字碑上遍诗文
黄光任写女皇武则天的这首诗也表达出对于不一味牺牲而是专注成就自己的人的看法。
都说伟大的灵魂是雌雄同体的,无论男女只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认知。
认自身为“牺牲者”,果然牺牲就来了。
围绕自己成长的人,从不执着于什么奉献、付出,而是不去随便定位自己。
永远在成长,永远在路上埋头前进的人,不会对他人的感情有过多期待甚至迷失自我。
终究,尘世间谁也避免不了孤独的宿命。
成就自己已经不容易,成就他人有多少人果真能得到回报呢?
何必向外寻求力量为支柱,自己本身具有的力量难道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