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咱们聊了逾期后容易被起诉的平台,今天接着往下讲,聊聊逾期后被起诉的那些事儿。
很多小伙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逾期后会不会被起诉?如何避免被起诉?
先来说起诉率高的因素包含哪些:
1. 单笔借款金额较大
这里说的可不是你在某一平台的总欠款,而是每笔借款的金额。
通常单笔借款金额超过 3 万,风险就会增加。
比如在安某花借了 5 万,分 3 次借的,通过借款合同能看到 3 笔来自不同放款方,可能是 8K + 1.5 万 + 2.7 万。
但如果另一人在安某花借了一笔 4 万,那他的风险就会更高。
因为起诉风险源自于放款方,而非平台。
2. 还款期数过短
部分小伙伴借了之后只还了两三期甚至一期,更有甚者一期未还。
如果还款期数太短,容易被债权方认定仍有还款能力却恶意拖欠。
比如你借了 5 万,分 24 期,只还了两期,还不到 6 千,就说困难无力偿还。
对你来说可能真还不上,但对债权方来说,你可能会被列入优先起诉名单。
如果一次都未还,风险更高,纠纷性质有可能转变。
原本逾期只是经济纠纷,属于民事范畴,但如果一次未还,就可能涉嫌骗贷,有从民事转为刑事纠纷的概率,这点要特别留意。
3. 逾期后长期失联
逾期后,如果你因为害怕催收而拒绝与平台沟通,甚至完全失联,催收会联系你的紧急联系人了解情况。
如果连续数月失联,被起诉的概率会大大高于保持沟通的负债者。
不失联不仅是对待债务的态度,更是债权方判断情况后决定催收或起诉流程的重要依据。
如果逾期后,你不知道如何接听催收电话或与平台保持有效沟通,可以看我往期文章或者咨询我。
4. 名下有资产或较多流水
这里涉及到起诉和执行的法律知识,一般博主和法务未必清楚。
作为资深债务博主,我曾花大量时间学习相关法律债务知识,今天一次性给大家讲清楚。
如果你目前低收入、高负债且名下有资产,你需要明确你负债组成中最高几笔与你资产剩余价值的比例。
比如最高两笔分别是 20 万和 30 万,你有一套全款房,市值 200 万,那么单笔债务与资产比例为 1:10。
这种情况下逾期一年内被起诉的概率不高。
反之,同样的两笔 20 万和 30 万,你的房价值 50 万,那么你的债务与资产的比例就是 1:2。
这种情况下,你逾期一年内被起诉的概率极高。
因为判决后,诉讼标的金额与资产比例越接近,败诉后被执行的概率就越高,即便名下是唯一住房也不例外。
如果房子是按揭或做过二抵,诉讼风险相对全款稍低。
一是债权方起诉意愿不高,可能判决后无法执行;
二是一抵合同有保护条款,涉及多方债权纠纷时,一抵优先偿清,后面的债权方即便胜诉,也未必能获偿。
除了固定资产,银行流水较多,如月打卡工资或转账超 1 万,被诉风险也相对更高。
不过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具体方法可以咨询。
以上这 4 种情况,就是影响被起诉概率的关键所在。
了解了这些因素后,下篇文章聊聊如何避免或降低被起诉的概率。
大家可以先关注,到时候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