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东北之行(四)

早餐后驱车前往黑河沿岸,我惊奇地发现瑷珲变成了爱辉。

铁路街上区检察院

我曾经问过一位从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黑龙江朋友,地级黑河市为什么不是瑷珲市?他说在升级为地级市之前,这个地区已经被称为"黑河地区",保持黑河这个名称有利于行政的连续性。

瑷珲是黑河的旧称。

1858年清朝和俄罗斯帝国签定《瑷珲条约》,在俄罗斯势力南下前进中,清康熙22年(1683年)12月13日,黑龙江左岸瑷珲旧城设置黑龙江将军衙门,康熙24年(1685年)在黑龙江右岸新设瑷珲城,康熙29年(1690年)在墨尔根(现在的嫩江县)设置瑷珲新城,管辖著现在的黑河市整个地区。宣统元年(1909年)设瑷珲兵备道,同年设瑷珲直隶厅和黑河府。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之附约中是瑷珲而非黑河

"瑷珲"这个名字与《瑷珲条约》有关,恐引起一些历史敏感性。1858年的《瑷珲条约》让中俄边境从外兴安岭推到黑龙江,令中国完全失去了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改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下游段)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国领土为中俄共管,后经《中俄北京条约》确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放弃领土所有权最多的条约。

我们那会儿教科书上说这是清政府丧权辱国。现在看来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毕竟他们的子孙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伤心的事不提。

黑龙江两岸的中俄国旗

我们称作的黑龙江,俄罗斯称为阿穆尔河;这边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对岸是俄罗斯的阿穆尔州;这边的城市是黑河,对岸是阿穆尔州的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

布拉戈维申斯克就是海兰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地图和地理书籍中都能看到标注“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海兰泡”的两个名称同时存在。

黑河市的江边公园包括大黑河岛上洋溢着中俄有好的氛围。

拥抱北极熊的中国儿童

四九年以后的中国人对苏联(俄罗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是一种骨子里的崇拜和敬仰。

中国儿童端详北极熊看书的样子

当今世界凌乱繁杂,风起云涌,我们亦然以一种定律保持着肩并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