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汉字的出现极大的加速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因为这些汉字,人类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被记录下来,而书籍,正是把这些智慧结晶浓缩在一起的东西。
所以,阅读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认知世界,认知自我是十分有意义的;而如果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一个人是很难进步的,甚至说可能会迷失在知识的殿堂。
自从自媒体火了起来,信息从以前的爆炸式增长转向了指数式增长,很可能我们一年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古人一生的阅读。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但也可能是坏事。
如今的内容,很多都是在研究用户心理之后,再经过层层包装,发放出去的。很多人只选自己喜欢的读,对自己不认可的看也不看,甚至摘抄起那些符合自己的看起来很有理的句子,晒到朋友圈,来彰显自己的很个性。这样的阅读,会让人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甚至令人的思想变得狭隘。
看那些知识大牛,他们都有阅读习惯,也有自己的一套阅读体系。每个人阅读习惯不同,养成的阅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你会想那些大咖一样优秀。
最近了解到几个实用性很强,并且适合绝大多数人的的阅读方式,可自己进行调整,或者融会贯通,自创一派。
一,雪球式阅读
1.读的快,更容易理解内容。
这里的读的快,不是说那种一定要几秒看完一页的快,而是说不要把看一本书的周期拉的太长。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可能有这种经历,用一周或者一个月看一本书,每次只看了一点点,到看到最后一章节的时候已经记不清前面在讲什么了,因为周期拉的太长。这里的快讲求的是一个整体性,用一天两天快速看完,反而可能能记住大部分而能回忆出整本书的整体结构,以至于更容易理解内容。若周期拉的太长,每天只深入一小节,有可能会陷入「见木不见林」的陷阱里。
2.第二次读的时候,会比第一次读的更快
这条原则看上去符合直觉多了。作为学生,复习考试的时候可能更能体会到这点,复习的时候基本都是第二次看书,看的肯定比第一次快很多,因为基本的知识点已经知晓,只用再温习一下并将知识结构串起来,所以可能原来花几小时学的书本内容再画花半个小时就能再看一遍。其实这也反映了资料库的重要性,当我们已经学过书本内容时,就已经积累好了资料库,当我们再看书时,自然就会看的很快。
滚雪球 = 高速 × 大量循环
我们要把雪球滚起来了,其实雪球速读法的核心思想就是:
利用极短的时间快速「看」完一本书,积累这本书的杂学资料库,然后再重复阅读一遍,这样又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更多资料,然后再重复阅读,周而复始。
二,主题式阅读
根据刻意练习原理,如果我们要强化某一方面的能力,那必须遵守三条黄金定律:
1.专注 2.跳出舒适区 3.大量重复训练
当我们进行主题式阅读,我们很容易建立起这方面的知识框架,这样的阅读是极具高效和实用性的。
给你点建议:
在进行主题式阅读前,你可以自己搭个框架,当你进行阅读时就比较有针对性。
如果你觉得自己搭框架比较费时间,你可以请教专业人士帮你。
其实那些经典书籍为何叫经典?因为逻辑框架很清晰,按照经典教材的目录搭建框架是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框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应进行调整,摘到属于自己的框架才是最好的。
尽量自己搭框架,因为这样会让你记得很深刻。
三,回溯阅读
什么叫回溯阅读,就是阅读不是这个年代的书。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时代的局限性,不管多么伟大的人,换了时代,他的思想就产生了瑕疵。
所以,如果能读各个时代的书,并自己思索,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理性分析问题 那你思想的厚度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你将变得更有智慧。
而能经受岁月洗礼,经受年轮的冲刷的书,是什么呢?
当然是经典了!所以多读经典,不管那个国家的,那个朝代的,多读,你的思想厚度将会穿透历史的沧桑,在今代化为一个智者。
一个有智慧的人的脑子里是能能同时装下两个完全不同的思想的。所以多了解那些与自己对立的知识或思想,这样的阅读,你将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