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引子
之前参加的“观察永澄50天”活动结束之后,发现自己在目标管理方面的薄弱,打算将永澄老师公众号当中关于“目标管理”的文章系统的再学习一遍。这会是一个系列文章,主要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一些整理和思考,希望通过记录的方式让自己看见自己成长的轨迹。
连着两周的目标管理社群的周计划和周回顾做的都不理想,感觉有很多都没记录,事情并没有被牢牢掌控,很多意外事件、低落情绪导致自己进度缓慢。而在看了群内小伙伴高能的作业之后,发现了自己制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量化反馈机制,也知道了更好的校验方法,却总是用不起来。归结到最终的问题在于,产生了畏难情绪,面对一项复杂任务时,大脑直接宕机了,没想过去拆解任务。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自救,比如听讲座、追个剧,翻以前没看的书,写反思,但是到最后,我发现重新收拾房间和输出的秩序感,让自己因换了环境而改变了心情,也比起畏难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一、学习进度
完成永澄老师目标管理专栏当中的必备模型的所有文章阅读、相应的一纸笔记及第一篇文章的幕布。
二、我的思考
(一)学习过程记录
本次学习首次采取进度导向,先完成整个必备模型类目下的所有文章的阅读,通过用A4纸为媒介进行框架梳理,复述整理自己所得,然后,再用幕布重新整理框架,整理输出学习成果。
(二)学习感受
- 集中、专题式高密度的框架学习,让自己能在短时间内了解目标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必备模型:GROW、PORT、黄金思维圈(WHY-HOW-WHAT)、RSQC,搭建自己的目标管理学习的框架,这解决了以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间隔时间太长而遗忘的问题,为后续学习和践行明确了方向。
- 框架搭建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尤其是此刻做了第一篇文章的幕布之后,尝试了用实际问题来验证的过程中还是有推导不下去的地方,这是不仅因为认知局限(只知道模型名称、概念、案例)还有由于缺乏刻意练习(没有在实践中反复练习)。于是,大脑产生的不愉快的学习体验尽管强烈,但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反复地在实践中练习所学到的模型,并且认识到并不是每次都能获得成功体验,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 要向学习要成果。在完成这篇记录之前,就在犹豫是否要将这样的半成品写出来,若是为了交作业,那也不必的。但是,想到这是一个学习记录的过程,所以在这过程中发生的点滴都是有被记录的价值。在这过程中,需要反思的是,对于整个学习过程并没有做一个规划,导致时间超预期。按照RSQC模型来规划应该是这样的:
R:完成目标管理必备模型学习
S:在下周9.30日的计划中体现新的学习成果
Q:能学以致用
C:每天至少2H投入学习,暂停其他学习项目
(三)学习感悟
关于GROW模型,最重要的是搞清楚GOAL的概念,我的理解是目标以概念定义可分为:期待、方向、里程碑、标准,针对不同定义需要采取的方案和行动是不同的,这里面就需要嵌套黄金思维圈模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何做,要做成什么样?紧接着用RSQC模型来具体落实。具体是不是这个流程,还需要待后续实践当中检验和迭代。
三、后记
关于阅读速度一直是我自己最困扰的问题,第一次尝试框架式阅读,虽然还是逃离不了之前那种陷入细节的毛病,但是在限时和框架约束下,总算进度有所推进,这真是令人欣喜。不管怎么样,学习的路上,不期速成,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