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绿色价值要素的关系对比图

中欧绿色价值要素的关系对比图
这张关系图展示了中国和欧盟在绿电、绿证、碳市场三个概念上的异同,下面简单介绍并形成一个对比表格。 首先,在绿电方面,中国和欧盟对绿电的定义都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所产生的电力,但是在交易机制上有区别:中国的绿电主要通过电力市场进行交易;而欧盟的绿电则是通过绿色证书的形式进行双边交易或集中交易。 其次,在绿证方面,中国和欧盟对绿证的定义都是证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在对象和交易机制上有区别:中国面向各类用电主体,通过碳市场进行绿证交易;欧盟面向购买绿电的最终用户,通过双边交易流通绿证。中国的绿电可匹配生成中国绿证;欧盟的绿电也可匹配生成欧盟绿证。 再次,在碳市场方面,中国和欧盟对碳市场的定义都是通过买卖碳排放配额进行排放权交易,但是在对象上有区别:中国碳市场的对象是高排放企业,而欧盟碳市场的对象是具有排放上限的公司或工厂。中国碳市场中的企业可以获取中国绿证;欧盟碳市场中的公司也可获取欧盟绿证。两者在交易内容上都是配额和碳信用。    
对比项 中国 欧盟
绿电                    定义 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力 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力
对象 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计量 基于实际发电温室气体排放量 基于实际发电温室气体排放量
交易 通过电力市场交易 通过绿证书双边或集中交易
绿证                    定义 证明电力生产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证明电力生产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对象 各类用电主体 购买绿电的最终用户
计量 基于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基于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交易 通过碳市场交易 主要通过双边交易
碳市场                    定义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对象 高排放企业 具排放上限的公司或工厂
计量 碳核查与碳核证 碳核查与碳核证
交易 集中交易 集中交易
综上所述,中欧双方在这三个概念上的共同点在于,都认可绿电的环保属性,并建立了碳市场进行排放权交易。但是在对象界定、交易机制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共通性与个性化结合为中欧之后在这些机制上的对接提供了可能。例如双方可考虑互认绿证,实现绿电使用的国际流通;或进一步统一碳市场的标准,实现更高效的跨国碳减排。当然,要实现这些对接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双方基于共识不断磋商。但这张关系图为我们认识两个大系统在这三个方面的异同提供了基础,也提炼出了双方可以加强合作与协调的潜在方向。    

免责声明

本号为个人学习研究能源市场的知识和心得积累平台,不代表任何组织和机构的观点,更非官方解读。 欢迎各位同道不吝赐教,在文末私信留言交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