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精舍叢書.中庸勝唱研讀錄》-13

先生皆笑而不語,久之,乃曰:“若平昔酷嗜何籍?”對曰:“中庸”。曰:“何謂中庸?”以不偏不易之義對。曰:“偏而易非中庸邪?则聖人之道隘,而法有增有减去取矣。”進曰:“偏与易即中庸邪?”曰:聖人之道泛,法无去取,中庸之名虗立矣。”如是數问數答,茫然罔措。因舆潼南傅仲穆,釋通宽諸君子,共師  先生,就精舍敷座列席,恭請講授《中庸》。

可是袁先生呢,對此却是笑而不語,並不直接回答。如是過了很久,袁先生才對他們说:“你们平日裏最喜歡讀什麽書呢?”他們回答道:《中庸》。袁先生就問:“什么是中庸呢?”你们對這個中庸是怎样理解呢?他们就以“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来答复袁先生,當時他們還用的是程朱里學家們的觀點。

袁先生就反問他們:“那麽偏舆易就不是中庸了吗?若是這样的话,那圣人之道就非常狭隘了,在法上就有增减,有取舍了呀。圣人之道也就是中庸之道,是圆融無礙, 通達自在,咸该萬有,靈动不居,如若起用的话,當然是既能偏,也能易,既能不偏,也能不易,正所謂是萬行门中不捨一法的嘛。”

他们就進而追問道:“那麽偏舆易即是中庸了嗎?”

袁先生對此答道:若是這樣认为的話,那這圣人之道也太空泛,是法無有取舍,這個“中庸”之名也就是妄自虗立了呀。”

就這樣来回反復問答了很多次,他們都感到茫然無措都还是没有明白。

於是他們就和潼南的傅仲穆都是喔,釋通宽等人一起,大家共同拜袁先生師,就在维摩精舍里施座列席,恭请袁先生为大家讲《中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注:以下文字均摘自臺灣國立大學歐麗娟老師在 coursera 上的 mooc 唐詩新思路 王維〈雜詩〉基本解釋 在...
    泳者小何阅读 9,240评论 0 0
  • 感恩,感恩,感恩。
    我是小郭阅读 1,358评论 0 0
  • 如今的社会,什么都是快节奏,吃饭送外卖、出门打滴滴、买东西网上支付,旅游也有攻略,提前订好饭店住宿,不仅快捷而且方...
    风铃儿声声阅读 2,271评论 2 2
  • 我是从去年12月15日开始养成每日反思习惯的,每天早上坐公交车的时候我会对前一天进行反思,最初的时候,每日反思的主...
    心水阅读 8,335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