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位学生,你是哪一位?

前两天,大力老师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形传、心传、神传”三位老师的区别。看后感到明白了其中的差别,但似乎理解得还不够透彻。我知道作者一定非常明确其中的意义,而我仿佛还差那么一点点。也没有去仔细深究,只是脑海中就存下了一丝疑惑。上午在读书过程中,无意中忽然联想到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仿佛可以帮我更好地理解“形传、心传、神传”的境界。

话说达摩要返回印度了。他召集门人说:“回国的时间到了,你们何不说说自己有什么心得?”一个叫道副的说:“在我看来,不拘于文字,不离开文字,这就是道用。” 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皮毛。”尼姑总持说:“ 据我理解,就像庆喜见到如来的佛国,见了一次就见不到第二次。”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肉。”道育说:“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色、受、想、行、识五阴并非真有。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法可以学得。”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骨头。”最后,慧可礼拜了大师,依次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开口。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精髓。”

在面对“形传、心传、神传”三位老师的时候,我们毫无疑问地想跟随神传境界的老师,问题的关键是:跟随同一位老师,我们能接住的会是那哪个层次呢?

看到大力老师最近写的文章越来越有深度,而且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条理化,最后还能回归到抽象的规律上来,并且文章写得还活泼生动。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面对同一位老师,每位学生获取的感悟是有很大差别的。即便有同层次的感悟,再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其中的差别又是万千了!而且同一位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从同一位老师那里获得的见解也是有很大差别的。不信请看大力老师的星之语公众号文章,哈哈!

拿学习心理学来说,努力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并考出相关证书便是得到了“形传”吧,拿到证书后不断在生活中觉察自己的情绪,找出情绪背后的欲望,然后努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修通自己的情绪 ,达到心情气和,这算是到了“心传”境界了。掌握了方法,继续努力,习惯成自然,最终我们修炼成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的状态,时刻在一种临在的状态,完全活在当下。这大概就是完成了“神传”吧。套用李老师的一句话:“学心理,始于自知,终于习惯”!

所以,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保持觉察状态,不断提升自己思维层次。这样当有机会遇到一位“神传”的老师时,我们才能拾得老师的精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