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旅游吗?很多朋友都会回答:嗯,喜欢。
那么,你旅游的目的是什么?看不一样的风景?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享受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路厮守的乐趣?拍一些美照,可以在朋友圈显摆……
旅途是充满未知的,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怎样的风景,会碰到怎样的人,会遭遇怎样的心情,这些都很吸引我,当然还有——会有怎样的,令我心仪的小物件,可以让我带回家?
喜欢在旅途中买一些小物件,大多以当地有特色的饰品和茶器为主。尽管现在某宝以及一些购物平台上的东西应有尽有,但在旅途中将它们归为己有却另有一番乐趣。我可以和老板砍价,投缘的加个微信好友便于日后联系;可以摸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精心比较、挑选;可以不用等待即刻拥有,旅途中不时拿出来把玩、回味一下;可以将它们小心放入行李箱带回家,一种满载而归的满足感。
最重要的是,可以睹物思……我可以回忆起旅途中的某位故人,旅途中的某段经历,购买时的天气、心情等等。
①藏饰1
2013年,西藏林芝。夕阳下,步入酒店旁一小店,据说卖的都是当地饰品。隔着橱窗多看了它一眼,便无法释手。黄铜与绿松石,异域的神秘符号。边把玩着,边和汉语讲不利索的老板砍价。自然用同样心怡的价钱入手。得意归,路遇同伴,折回,他们负责挑选,我以老客身份负责砍价。小店霎时热闹了许久。再次归,高原夜,寒。一晃已是数年。
②藏饰2-3
2017年,再次进入藏区。在郎木寺镇住了一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领略小镇风貌。儿子与同行的小伙子一起去镇上酒吧,我与几位同伴逛镇上店铺,同时入了下图两物件。
由于绿松石项链价格较贵,和老板砍了好久的价,成交后彼此加了微信。回家后又和老板有过一次购买虫草的不愉快经历。今天发现老板的朋友圈居然已将我屏蔽。萍水相逢,散了就散了吧。
高原不宜喝酒,两小伙子跌跌撞撞回到酒店,居然找错了房间,次日被我们群嘲,一路笑!
③手串+项链
那年去杭州玩时,一眼就看到它静静躺在商场橱窗里。让营业员取出来,将它缠绕在手腕,正好绕上四圈,也可以展开当项链,一种举手投足风情万种的自恋感油然而生。藏银与绿松石是绝配,小叶紫檀散发出淡淡的木香,瞬间爱上,马上付钱占为己有。
再无心闲逛,只此一物足矣。从商场心满意足出来,不时在霓虹灯下抬起手腕看看,感觉杭城的空气不再燥热,车水马龙中的脚步变得轻快。
④玉佩
这是2012年去新疆时,在喀那斯的一家小店买的。老板拿出一堆玉,一眼看上了这块,如意的形状,透着淡淡的翠,手感特别温润。老板说,这群人中属你眼力最好。我冲老板笑笑,你这话是不是已经说烂了,给个好价钱呗!
成交后,老板建议我用小玉珠串起来的挂绳,我说不能喧宾夺主,就用最简单的挂绳。挂绳一直没换过,有些褪色,玉佩却是更加清亮。
⑤茶壶+壶垫+盖碗
2019年端午节,坐绿皮火车前往景德镇。微雨,空气清新,独自背相机逛八宝村。八宝村有许多很有特色的陶瓷小作坊。沿途观摩,被下图几件茶器吸引。或许是看惯了家里紫砂壶的暗沉,突然间看到这种堆积着各种色彩的珐琅彩茶器,便喜欢得无法自己。
小作坊是幢很老的木质构造房子,有一只猫在青石板上打滚,不怕生人。店家是位年轻的姑娘,清秀温柔,向我再三保证,快递包装不会出问题,顺丰包邮,最多三日可到家。
宝贝果然好好地到我手里,急急拆了包装,当晚便用上。
⑥漆杯+鱼石片
下图的漆杯和鱼石片是在景德镇的陶溪川搜得。那里的夜市特别热闹,有许多年轻人拿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陶瓷作品在卖。
我在旧窑改造成的大卖场上发现了这只杯子,老板是位女大学生,漆杯是她设计并烧制的,说是工艺特别复杂。喜欢就好,工艺与我无关,因为我不懂行。
随即在她的摊位上又发现了这块鱼石片,透着一种古朴原始的味道,一并买下。同行的先生问我:石片干什么?我说,没想好,可以裱起来挂墙上。
拿回家后,漆杯是我至今最爱使用的,鱼石片用来垫烧水壶,结果严重变色,也罢,好歹增加了沧桑感。
⑦。。。。。
无法一一表述!
⑧结语
多年的旅游经历,让我积攒了很多各地的小物件。很多人提倡“断舍离”,倡导极简生活,而于我,这却是无法割舍的旅游习惯。其实我买的不单是物件,更是回忆,因为每一件物件,都能勾起一串或浅或深的回忆。
当我老了,哪里也去不了了,那就在家里席地而坐,摩挲着这些物件,让嘴角含笑,让混浊的双眼闪耀着依恋的光芒。人间,毕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