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年前读过第一版,今年听群里有人说出第二版了,买了一本读读,新增了一部分内容,不过有一种复习的感觉。
关于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主要任务:支持售前、负责项目交付、完成项目收尾、管理项目干系人关系、管理项目团队
2、项目经理要具备的素质:领导力、责任心、积极主动、压力承受
3、项目经理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软技能
4、项目经理能力发展地图:
初为项目经理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做好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其次,进驻项目前要阅读合同等商务文件。了解项目范围和约束条件等。
第三,项目的目标是按期交付,整个项目组必须遵守流程和规则;在项目过程种文档记录可以节省沟通时间,要不断确认与客户确认。
第四,团队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需要主动的建设过程。
第五,面对面与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
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阶段,容易忙乱,这个时候最需要一个“周计划”,迅速建立组织结构和分工,让大家分头进入工作状态,然后再着手指定后续详细的项目计划。
启动会意义非常重要,其意义不仅在于宣布项目启动,而且是要求人员到位的关键节点。会议请双方高层领导出席和表态,可以让项目后续的推进获得广泛的支持。
启动之后立即进行培训,不仅可以同意大家的工作方法,而且可能形成统一规范。
项目干系人管理
项目干系人关系非常复杂,遇到困难的时候,冷静分析谁是项目的受益者,谁是失利者,经可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项目经历不用将“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可以巧妙利用非组织关系,可以设法获得高层支持,这样就有更多解决问题的钥匙了。
关于项目范围
发生工作范围上的分歧,主要有三类原因造成的:1、没说清楚,是商务谈判过程中的遗漏造成的。2、没有想清楚,理想中的项目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但是因为项目的独特性,一定会有很多的不明确的地方早期谁都没有想到。3、没法控制,大型项目长达几年,商业环境、政策法规的变化对项目范围、需求造成重大影响,客户组织结构变化、人事变动等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更加直接。这些因素还可能相互影响,叠加之后造成的后果就可能造成项目工作范围不断变化,因此,“如果没有对范围的定义和说明”,都可能做不完。
应对策略:1、对于没有说清楚的,现在就进行澄清,或者至少记录下来这里有个问题;
2、对于没有想清楚的,设定假设条件,比如目前的构想是什么,将来可能变化;或者,明确说明某个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3、对于无法控制的外部政策环境等变化,在项目的制约条件中进行了列举。
4、对于依赖的、无法控制的外部条件,在假设条件中进行列举
5、核实过程中,不但要确认范围,还要确认双方的分工和职责
6、不但确认交付成果,还要确认中间的过程文件。
项目的目标不等于工作范围,工作范围是项目目标的实现途径。善于发现项目潜在需求,是确定工作范围的一个要点。
如果发生分歧,不要回避,必须进行澄清和谈判。否则拖到最后更为被动;宁可事前消除客户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不要事后让客户“希望破灭”。项目经理最好能参与到售前活动,帮助客户经理识别模糊的范围,预期事后花时间打官司,不如签合同前费点功夫讲清楚。
制定项目计划
制定计划思路
第一步 ,根据WBS制定活动清单。因为活动都有一定的工作步骤,重点是大家要约定分解到活动的哪个层次。
第二步,确定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绘制网络图;网络图可以让大家看到整体格局,然后再进行调整就比较直观和方便。
第三步,根据网络图的依赖关系和工期要求,确定各个小组的资源配置。
第四步,根据资源和进度计划,制定项目的预算。
只有提前建立工作结果的验收标准,才能确定如何才算完成任务了。
项目计划要想落地,需要细化分解到每个人的工作任务中去。个人工作计划可以通过白板的方式管理,实时反应态势。如果你不知道当前的位置,地图再详细也没有用。
计划进行调整和更新是常态,因为“计划本身没有用途,不断地进行计划才有用”。底层计划的管理使用简单的白板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可见,软件开发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人”的能动性,再高级的工具也难以发挥作用——开着夏利会撞墙,难道换成奔驰就不撞了?
沟通管理
沟通是有层级的,了解沟通的层级和渠道,通过不同层面解决不同的问题,是项目经理必备的技能。
满足需要才能满意
第一,满意始于尊重
第二,沟通始于聆听
第三,利益大于立场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管什么?
质量管理的活动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两大类。质量保证是在项目过程中实施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确保满足相关标准,典型的例子就是评审和审计。质量控制指采取适当的方法监控项目结果,确保结果符合质量标准,典型的例子就是测试以及之后的缺陷跟踪。
IT公认的质量管理果主要包括:配置管理、评审、测试以及跟踪。
评审:检查项目中间产品,早起发现缺陷以减少后期修改和返工的工作量
测试:直接检查软件产品中的缺陷,确保产品符合要求。一般通过单元测试、系统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实现。
缺陷跟踪:记录和追踪从发现到解决的整个过程,确保所有的问题都有结论。主义,并非一定都能解决。这是与评审和测试配合使用的一个重要管理过程。
审计:对项目的工作过程进行检查,确保所有活动遵循规则活动。
配置管理:记录中间和最终产品(配置项)变化的历史,确保它们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团队建设基本功
有效的激励政策之外,还可以利用如下的方法:
1)公正。如果要使用权利就一定要确定规则。再规则下,一视同仁,平等客观地对待所有人。具体的行为规范如下:
规则一定要有言在先,不知者无过,但是明知故犯一定不能姑息
如果要批评指正,一定要当面进行,背后不道人短
对于违规的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给被人改正的机会
2)表率。如果项目经理有让成员佩服的工作能力,就会获得一种权威;在加上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就可以感染员工跟随项目经理一起前进。具体的行为规范如下:
要求他人做的,首先自己做到。
持续学习专业技术,谦虚谨慎,不懂就问,不能装内行。
多读书,扩大知识面,提高个人修养。
工作中保持自信、乐观和幽默。
诚实坦荡,信守承诺。
始终与员工并肩作战、一起加班。
3)尊重。管理是有层次的,但是人格是平等的。要重视和理解他人的观点、行为,要尊重他人的工作成果,行为规范如下:
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并要反馈和感谢。
尊重他人的生活空间和私人隐私。
尊重他人的工作成果,真心欣赏和感激他人。
4)关爱。关心每个人的内心感受、个人愿望和发展机会。准对个人最看重的方面,使成员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满足。比如,工作的挑战性,成就感,成功与成长,经济回报,其他的形式的奖赏与认可。行为规范如下:
关注个体的感受,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在许可的情况下照顾个人的情绪鱼情感
认识和发掘每个人的价值,知人善任,激励和鼓舞她们取得优秀的业绩。
关注个人意愿,真心帮助每个员工成功。
5)荣誉。让团队产生主管的能动性,使成员主动地想要去“拼搏”;让成员珍视团队荣誉,让每个人对自己、团队和公司的成就充满自豪。行为规范如下:
让团队对工作目标产生自豪感
通过团队活动不断进行横向比较,回顾团队的进步。
定时介绍整体状况,肯定个人或者团队对整体的贡献
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重要,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个人的进步
表彰优异个体,通过激励促成争先的氛围。
项目总监
新官上任三把火:
1、两头说清,过程透明
说清楚项目目标,过程透明;后头要说清楚项目的执行情况——结项评估;里程碑评审;项目组每周必须提交周报。周报除了本周计划完成情况,还应该有下周计划,重点是项目中的风险和问题。
2、过程审计和偏差控制
3、项目经理任命
编写《项目经理手册》
原因:过程文件“堆积如山”,组织方式分散,非常不利于项目经理掌握。过程定义面向多种角色。
原则:不是重新创造,必须与现有流程一致,不能有遗漏或者冗余。
不是简单抽取,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保证条例清晰
不是“字典”,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保证条例清晰
编写思路:
第一步,建立项目管理框架,纵向按照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5个过程分类,横向按照项目管理9个管理领域(整合除外)分类;按照上述矩阵结构重新组织,将现有的过程和规范分别放到矩阵的不同“格子”里,形成描述项目经理工作内容的“项目管理框架”。
第二步,对于项目管理管理框架上的活动,按照发生品读或者场景进行分类,形成项目经理“活动一览表”
第三步,对活动一览表中的每个活动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的步骤,使用的模板、工具或者IT系统,以及验证的检查点,完成《项目经理手册》。
推进方式:培训;与绩效挂钩;IT系统支撑
项目群质量管理
1、将交付物集中起来——组织级的配置管理
2、再好的过程不执行也没有用——如何进行项目过程审计
关键措施:在《项目经理手册》中,为每个过程设置若干检查点。这些检查点只有是否两个状态;建立组织级的过程审计制度,派专人定期对项目中的检查点进行审计;根据检查点中合乎要求的点数占总点数的比例,判断过程规范的达标率,达标率和绩效挂钩,同事也能反应一个项目的过程规范的落实情况
3、让交付过程透明化
让项目经理愿意“亮”问题而不是“捂”问题。所以,一方面是让项目经理有“捂”问题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有“亮”问题的动力。
措施1,连带责任,问题自动机制,重大问题上报时效限制
组织级的资源管理
资源规划和调配上:1、建立报派工系统;2、对资源进行分类管理;3、项目资源使用优先权
资源培养:1、大量培养基础技能员工;2、选拔较高级管理人才或者社会招聘
项目经理培养:1、建立项目经理成熟度模型2、建立项目经理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