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币圈的更文,好像并没有丝毫的阻碍和困难。刚开始总觉得自己对区块链的了解太不专一,想着就先学习《从0到1全面学透区块链》开始。
那么问题就来了。天马行空的写作觉得有点枯燥了。我想,是要做些必要的调整,即使还有队友们的那句鼓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新一周的到来,貌似繁忙了不少。考六级口语、备考笔试、上课、思考、写作,各种事情接踵而至,突然觉得我像无头的苍蝇一般迷茫了。那么现在就得想想如何才能让我毫不纠结、系统化的输出了。
在短时间内达到持续相当积累的时间。集中精力持续地做好某件事情才最重要。同样,写作这件事上,也只有先看清楚,1.要写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这么写?3.我要如何写?才能在写作之路上走的更长远。
在海量的信息中,我们作为区块链写作的小白。面对各种令你眼花缭乱的文章,你该如何从中筛查收获到利用你成长的东西呢?除了要掌握区块链的原理以外,还可以写自己的读书心得并加以总结,才有可能更持久、更有信心坚持下去。同时,如何在某一个领域持续成为领头羊,也就不再模糊了。
啰嗦完了就要步入正轨了。通过前几日的介绍,我们只是了解到了比特币的几大特点。昨天有同学问我,你不是在搞区块链写作嘛,跟比特币又有什么关系。那就今天在这里做一下简短的说明。
1、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
虽说区块链的基本思想诞生于比特币的设计中,但发展到今日,比特币和区块链已经俨然成为了两个不太相关的技术。前者更侧重从数字货币角度发掘比特币的实验性意义;后者则从技术层面探讨和研究可能带来的商业系统价值,试图在更多的场景下释放智能合约和分布式账本带来的科技潜力。
2、区块链不等于数据库。
区块链也可以用来存储数据,但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多方的互信问题。单纯从存储数据角度,它的效率可能不高,也不推荐把大量的原始数据放到区块链系统上。当然,现在已有的区块链系统中,数据库相关的技术十分关键,直接决定了区块链系统的吞吐性能。
3、区块链并非一门万能的颠覆性技术。
作为融合多项已有技术而出现的新事物,区块链跟现有技术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它在解决多方合作和可信处理上向前多走了一步,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万能的,更不会彻底颠覆已有的商业模式。很长一段时间里,区块链所适用的场景仍需不断摸索,并且跟已有系统也必然是长期合作共存的关系。
简言之,区块链技术只是最早的应用出现在比特币项目中。作为比特币背后的分布式记账平台,在无集中式管理的情况下,比特币网络稳定运行了八年时间,支持了海量的交易记录,并且从未出现严重的漏洞,这些都与巧妙的区块链结构分不开的。
区块链技术自身仍然在飞速发展中,目前相关规范和标准还在进一步成熟中。
以上就是小小志为大家分享的今天的学习内容了。愿对你在区块链的摸爬滚打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