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思考:
你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吗?
你的生活是非常匆忙,甚至疲于奔命;还是有张有弛,悠然自得?
你觉得自己五年后会是怎样的状态?你有为自己设定目标吗?
一、时间之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时间是我们的坐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个坐标,所以,处理好与时间的关系,使我们生活、成长和改变的前提。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1、郑重的态度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的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道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2、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视角
福斯坦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个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根据不同视角可以划分五种人:
第一种:积极过去视角,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
第二种:消极过去视角,总以消极的心态往会看
第三种:享乐主义视角,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当下
第四种:宿命论视角,总以宿命论的观点看待当下
第五种:未来视角,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
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五种时间视角都有各自的缺点,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在三者中取得平衡。
最理想的时间观是一种平衡的时间观念,混合多种时间视角:积极运用过去的经验,适度地思考未来,适度进行现实的享乐,同时要尽量少一些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3、延伸的当下感
研究时间视角的瑞典心理学家林德(Lindvall)提出,具有平衡式时间视角的人,在内心具有一种“延伸的当下感”(extended now),既可以“从当下来审视过去”,也可以“视未来存在于当下”,他应具有囊括“过去”和“未来”的包容性。
这种既不疏离过去也不漠视未来的当下感,显示了一个人对时间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即以更严肃(虽然不一定更迫切)的态度来对待时间。
从“平衡时间观”和“延伸的当下感”这些观点出发,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
下面是这十条建议以及我对每一条建议的阐释:
1. 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2. 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3. 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5. 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6. 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 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8.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9. 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10. 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4、五年意味着什么
五年的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有研究时间的心里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而五年恰巧是一个典型的未来的长度。人们对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事件,会形成不同的心里表征,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应对。
如何解决生活里两种未来的冲突?
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因此需要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近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到更多“是怎么去做”,而不是“要不要做”。因此需要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比如把“培养读书习惯”的目标定为一年看24本书,看书时把微信静音,朋友圈暂时停用,强迫自己降低看手机的频率。
五年设想,它让我们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期未来,把时间拉近到眼前,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同时由于时间跨度够长,我们会从目标的长期价值出发,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做。
5、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并组合成四类事件:
①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②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③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④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的最多的是②和④。这个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一天都在做重复的事情。要改善这个状况,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句话里暗含着两层含义:
1.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如何判断这件事情是长半衰期还是短半衰期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一个事件的半衰期也有个体差异,也与具体完成这件事情的方式有关。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其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别。
其次,有些收益本身就具有“长期保持”的属性,比如方法、技能以及具有稀缺性或者不可替代性的核心竞争力等,识别是否具有这些属性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事件的半衰期长短了。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积累可信的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提升审美品位、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保持和促进健康、建立和维持互相信任的关系、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获得高峰体验
"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就像一把“时间之尺”,丈量出具有长远价值的事物,提醒我们避免沉迷于对短暂欲望的追逐之中。当然,它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杜绝短半衰期的事,毕竟人还是需要当下的快乐和即兴的满足,只不过,它不应是我们生活的重心。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到底在做什么、要追求什么,才能作出让自己未来不会后悔的选择。
6、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所谓经典作品,就是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经典的价值,在于你总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
辨认“信息噪音”: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
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
短时间尺度,关注的是具体的历史事件。
如果用这种变换时间尺度的方法,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受益”的信息模式,就不难把那些“信息噪音”辨别出来,并且过滤掉。你主动过滤的信息越多,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人生那么短,路又那么长,你好好走就是了。
7、为什么时间永远不够用
历史学家帕金森提出的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虽然时间管理对于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帮助,但人们的主观感受却常与此并不一致,会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事情永远都做不完,甚至为此而心力交瘁。
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工作要快,生活要慢”才好。
如果你已经忘了怎么让生活慢下来,可以参考纽约时尚专家迈克尔•弗洛克在《享乐主义手册》一书中的一些建议: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散步,不要方向
在寂静的环境中看一本书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在烛光中洗一次澡
睡到自然醒
当然,生活的慢是张弛有度,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多种时间视角的结合,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来改变观念,调整步伐。
当然,掌握生活快慢之道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应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这里我作了一个简单的归纳,供大家参考: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8、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也就是时间的“深度”。
当我们无比专心,沉浸在我们手上的事情时,就会进入“心流”的状态。
心流(flow)是指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由匈牙利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观察并命名。
当人们把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时,往往不愿被打扰,甚至忘记时间的流逝,这期间会伴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这就是时间的“深”。
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