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果位出发,根本就没有路径,一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从果位出发,根本就没有路径,一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01

我们继续从佛法的角度,来看量子物理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和量子擦除实验,会得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启示。

为什么我们直接观测不到量子以波的形式通过缝隙,而只能观测到粒子呢?大家有没有想到过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测路径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要观测,得到的一定是结果。

路径、过程是在因乘才有的概念,在果乘中,只有状态,要不就是空性的状态,也就是遍在一切时、遍在一切处的场或波的概念,要不就是显现的状态,粒子、能量、位置、质量的概念。

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E =hν,P =h/λ,E是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ν是频率,P是动量,λ是波长。其中,能量和动量是粒子的特征,频率和波长是波的特征。显然,粒子存在波粒二象性。

我们常说的显现,就是粒子特征。而常说的心、心法,就是波的特征。二者是一体的,又是不二的。我们知道物质波,说的是物质也有波的特征;而电磁波、光波,是说波也有物质的特征。水波、彩虹,就更不用说了。

02

我们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涉及到自己的前三个习惯,其实都是果乘思维的展开: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特别是以终为始,是从果位出发的思维方式,当我们从果位出发,这个路径,和从因位出发到果位的路径,会有很大的不同。

说得直接一些,就是从果位出发,就根本没有路径,一直安住在当下,未曾动过。就算是走路,也是觉知脚下的每一步,腿在动,心相对于腿,未曾动过。

举例来说,从A到B,是一段路径,A是家,B是单位,这段路,导航已经生成好了,我们只是在这个状态中,往返运动,其实很多事情,一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这些一开始就已经结束的事情,就是具有轮回的特质。而我们要出离的,正是这些困住我们,令我们停滞不前的圈圈。

03

在果乘,出离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用一种状态,替换当下的这种状态就可以。比如,有了自动驾驶,我们就可以把开车的状态,换成其他的状态了。

在这里,我们要去感受,不同的状态,如果不坍塌为实物或显现的话,会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越靠近实物或显现的粒子性越强、波动性越小。

也就是说,当心执实,幻化出显现的时候,空性的状态就被破坏了,坍塌为了显现和实物。就像我们在观测量子的时候,观测就是一种执实,看不到波,只能看到粒子。

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很重要的就是不去观测、不去执实、不去评判,尽量安住在空性的状态,如梦如幻地观待一切。当然,这是实修的阶段,等了知这就是一场梦的时候,就能够在梦中任运游舞了。

大家渐渐就习惯了,我们的观察和外境的显现,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观察,正是自心的投射,二者是一回事。一切外境都是自心的显现,所以,轮回和净土都是自心的显现,心净则国土净。

在人间合十

2019.6.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我们的宇宙图象 早在公元前340年,亚里士多德提出地心说。公元2世纪,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地心说宇宙学模...
    飞子_870f阅读 8,725评论 5 8
  •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猫:Kitty、加菲猫、哆啦A梦、Tom…… 而科学界最著名的猫,大概就是“薛定谔的猫”了。薛定...
    她禅阅读 7,079评论 2 4
  • 为自由,吾宁愿以死相抵,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哽咽了。昨天为了家哽咽,今天为了昨天发生的事哽咽,我是在心疼...
    kekelin1003阅读 3,964评论 0 0
  • 很累很累,压着千斤坠般喘不过气来,弯着正值青春年少的背,扮着老弱病残的样子,颤颤巍巍地拖着自己。 我觉得,更多的时...
    藝鬱阅读 2,885评论 0 0
  • 夜来青酒多,沽满劝君喝。 摇橹江渚上,任性放扁舟。 人间真豪杰,金樽坐对酌。 此时应有乐,岁月易蹉跎。 酒高微醉时...
    犷世骇俗阅读 1,38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