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敢轻易矫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粥小唯

图/来自网络


总是害怕失去,所以不敢任性,不敢矫情,不敢大声说话,总怕一失去就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这种问题应该来自原生家庭,没有安全感,后方不稳定,下盘不稳。

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小心翼翼的讨好。不敢暴露出真实的自己,或者自己真正的想法。因为怕一旦说出来或者表露出来就会被人嫌弃,被人厌恶,被人疏远。

所以渐渐的会自我保护,隐瞒自己,隐藏自己,渐渐的内心也就更敏感了。不敢哭,不敢撒娇,更不敢去做真正的自己。

或许当他想做真正的自己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如何开始了。

害怕失去工作,害怕失去现有的人际关系。除了自己,一无所有。

正如我之前讲过的朋友小蝴蝶那样,工作中一遇到问题或者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会被离职,会被领导开除、没有人会听自己说话、没有人会帮着自己说自己是对的、然后没有地方去、没有经济来源、家里人不认可、责骂、没有一丁点温暖、自己也难以再做好眼前的局面。家里人首先想到的是没出息而不是问清事由再判断。

渐渐的她也就再不挣扎了,俨然活出一副佛系青年的状态。其实这种状态比佛系更可悲,佛系是看透看破不在乎。而这种状态也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恐惧声音。

从小到大我们真的太需要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的认同了,太需要一个人的不离不弃。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和一份永远不会被抛弃的爱,在这份安全感里努力发芽和茁壮成长。

其实有这种症状表现大多都是来自原生家庭父母的原因,因为重男轻女的家庭,给予女孩的关怀太少。因为现实生活压力而无法承受转移给子女,希望女儿能够早点懂事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譬如放弃学业,譬如早结婚,早嫁人。因为父母的忽视,也能发现孩子内心深处的敏感和恐惧,导致在成年后一直有这种问题。

所以她们后天处事方式都是比较极端的,要么是爱,要么就是恨。在处理一段关系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结束,是放弃,长痛不如短痛,而不是选择去改变,更不会平衡自己的状态。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后路,是即将逝去这个让他稍有安全感的平台和托体。首先来自的是内心的恐惧,而不是清晰清楚的考虑问题的本质。

曾经做过一个心理测试,教练让我们各自画一棵树。有的人花了果实,旁边还有漂亮的房子,还有小朋友在嘻戏,有的人画了泥土,青草等等,而一位特别的朋友画的却是一颗没有树根的树。

树画的很漂亮,有果实累累、还有花团锦簇。到她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画树的根部,上面很繁华茂盛,底下却只有一根树干。

一个不知道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的人,所以走到哪里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不是彷徨无助就是患得患失,亦不敢走出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