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这十九年·篇一/这算不算完美的爱情?

太姥爷在二十多岁的年纪第一次遇见了比自己大一岁的太姥姥,在得知自己将和她成婚的前一个月。

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彼此都知道这一见可能就是一辈子。一切都顺其自然,在父母包办婚姻的大背景下,见一面就成婚,似乎也比新婚之时两人才认识好太多。

只是,我听太姥爷说,那天隔着老远老远的距离,他完全没看清太姥姥长什么模样,隐隐约约瞧见个模糊的身影,心里头想着:以后这就是我的妻啦!

之后便是按着程序,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太姥爷在外干重活,太姥姥操持家务,一共养育了我外公在内的四男一女长大成人。

这些是我没有看到的,毕竟太姥爷和太姥姥都年逾古稀,我才来到这个世界。作为一个一出生就接受自由恋爱婚嫁思想的的姑娘,我也实在不能想象完全没有感情基础的两个人如何能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

二老耄耋之年,行动已有不便,为方便照顾,外公将他们接到身边。常年在外读书,我回外公家的次数并不多,但每年外公家的那顿团圆饭,我都能看到太姥爷和太姥姥吃饭的诸多令人动容的细节。

太姥爷有个一直被子女诟病却也永远改不掉的习惯——吃饭时喜欢高谈阔论,天上地下,国家个人,讲到激烈处就要在餐桌上手舞足蹈,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意味。子女平常不太说他,但有客时,这种行为就不如平时那般让人容易接受了。大家都阴沉着脸,为太姥爷的行为给客人造成的不便感到尴尬,但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拂了老父亲的面子。太姥姥同太姥爷总是坐在一处,她总是能掐准时机,在太姥爷的谈话将要到达高潮时将话题引向其他地方,有是实在控制不住,她就在桌下用手肘轻轻撞一下太姥爷的腰。

太姥姥晚年时牙不太好了,餐桌上,给太姥姥夹菜成了太姥爷高谈阔论之外必做的事情。他总是能在一桌的食物中,找到最适合太姥姥的那几种,贴心的帮她加到碗里。后来,随着年纪逐渐增大,太姥爷手抖得毛病逐渐严重,夹菜的任务转交到了小辈的手里,他总是细细嘱咐,夹什么夹多少,说的清清楚楚。太姥姥总是念叨着不要了、够了、吃不了,可只有太姥爷夹的菜,她吃得最香。

太姥姥身体后来愈加不好,子女们准备把她接到城里照顾,太姥爷不适应城里的生活,继续呆在老家。几个月后,太姥姥身体稍微有些好转,她就要回来和太姥爷一起,怎么劝都没用。从那以后,大家都尽量让二老呆在一处。

我时常见到的,是太姥爷搀着眼睛不复明亮的太姥姥,提醒她前面要到门槛了,太姥姥扶着太姥爷的手臂,轻声告诉他治心脏的药放到桌上了。

日升日落,一双人影摇晃而又坚定,就这样迈过了岁月沧桑。

去年八月,刚经历过高考的我,数着自己离十八岁的日子,此时,太姥姥九十有一,太姥爷也恰至鲐背。

我即将启程到外地上大学的前一天夜,卧床数月的太姥姥已似风烛,同样卧病的太姥爷抓着妈妈的手挣扎着站起来走到她床前,一屋子的人。

不知谁说“姥姥走了”,话音坠地,一生都坚硬而意气风发的太姥爷,两行泪倏地涌出。

他没有说话。颤着身子回到了病床上,一直说自己想喝牛奶。

当夜凌晨一点,太姥爷亦仙逝。

次日,我守太姥爷和太姥姥灵前,人来人往,都对二老同夜仙去感到惊讶。有亲人来祭拜,我听得她鞠躬时说:

“您二位生时在一处,如今也一起到天上去,做对恩爱的神仙。”

我不知道这世间有没有天堂,可这话我已经信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完美的爱情,但我心里有声音说,这应该就是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