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利用好科斯地板下的群体世界

大部分人日常总会刷各种社交平台,微博、微信、ins等,不管是信息还是噪音,都在吸引着我们为数不多的注意力。我是一个不喜欢分享的人,特别是觉得自己没有太多有意义的信息输出。但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时代,除了日常的个人分享,以分享为基础的社交网站慢慢地占据了更多人的注意力。那些活跃在各类社区的人偏离原有的组织,形成新的群体,成为另一种新型的力量。为何以分享为基础的群体会成为常态呢?而这一群体的存在会给我们带来何种改变?我们首先要看一下传统组织产生的基础。

科斯理论曾解决了经济学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市场如此完美,那么为何会有组织的存在?而不是直接通过市场交易?个体直接活跃于市场,会增加交易成本,特别是交易选择成本。从万千个人中,我们怎么才能找到更合适的那一个?在此情况下,组织应运而生。随着规模的扩大,组织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增长。比如,一个只有10个人的公司,和一个有100个人的公司,其中的管理工作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如果大公司的所有事情都要一个人来决定,那么其运作效率是相当低的。

为了解决组织的运行与复杂性问题,麦卡勒姆提出分层管理的方法,明确各方责任,这就是现代企业及公共组织管理架构的由来。麦卡勒姆模式造就了管理层的存在,减少了沟通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组织运行的效率,组织也能够以较大规模发展。管理层的存在让组织能够以更合适的方式发展,但管理层的存在就意味着必定会消耗组织的资源。我们以资源的消耗来管理资源,这也是机构困境。而当组织扩张到某一临界点,就不可能再扩张。因为成本会吞噬掉由此产生的利润。我们也就触碰到了科斯“天花板”。该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

而互联网的普及,及新技术的运用,让我们有了新的思路。人们将目光放到了科斯“地板”下。总有人出来做一些事情,而这些人不需要传统组织的存在及协调。他们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类平台,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创造价值。如维基百科的编辑者,某一社交软件下的分享者。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前那些地域、距离等阻碍因素,如今都不复存在,也造就了互联网分享常态。新技术并不能改变世界,新技术只有被普遍使用时才能改变世界。

对于某一问题,如果我刚好熟悉,那么我会在这个话题下写下自己的看法,为他人答疑解惑;对于某一事件,如果我刚好在事发地,那么我也可以分享整个事件的经过......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逐渐摆脱我们能够负担的组织机构,而开始选择一种我们愿意负担的组织机构。测算科斯“天花板”是组织机构的事情,而我们作为个体,要做的只是在科斯“地板”下,我们该如何生存?

现有的组织机构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安乐窝。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要有自己的“湿件”,包括只是、能力、才干,这些才能成为以不变应万变。

(只想好怎么整理前面,后面的后续再修改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 (新世纪最新扩充修订版) 2009中文序 领导人就是占据权位而自动出现的;必须拥抱领导的“...
    际弋阅读 3,950评论 1 38
  • 7.19 穿上跑鞋,准备去跑;还没出门,开始下雨 今天拉伸多做了一会,刚开始跑的时候那种轻盈的感觉真让人愉悦;头一...
    DevilMaster阅读 153评论 0 1
  • 在使用QQ账号登录腾讯网站时,QQ推荐使用快速安全登录功能来方便快捷安全的登录腾讯网站。快速安全登录除了手机扫描二...
    腊冬阅读 4,258评论 1 8
  • 天早上,起来之后跟老婆做了早餐,然后早上约的风水老师去门诊看风水,下午在公司处理公司的事务。晚上在店里面跟员工开会。
    跑满城阅读 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