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一天,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女士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为了迎接宝宝的到来,这位女士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做了足够的功课,可没想到的是,面对宝宝的成长,这位女士在很多时候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这位初为人母的女士大胆的启动了一个私人项目,那就是召集一些优秀的父母开展研讨,她鼓励那些优秀的父母把自己教育子女的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讲述出来,然后把这些经验放到研讨班中进行探讨和论证。在反复的探讨和论证的过程中,这些个人的经验开始得到了科学理论的支持,并不断的被反复验证和修改。
在数千对的优秀父母参加了研讨班之后,这位母亲得到了一些振奋人心的结果。这位母亲如获至宝,她很想把这些结果告诉更多的和自己一样的父母。于是,她便总结出版了《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出版人周刊》、《书目杂志》、《华盛顿邮报》、《父母杂志》、《真父母杂志》等多家媒体联袂推荐。现在已经被翻译成了9个国家的文字,成为了全世界很多父母的必备书目。
这本书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总结出了培养孩子情感和社会能力的75条黄金法则,而且还因为它主要着眼于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在每一章节的末尾都设置了“教你这样做”的环节,是一根真正意义上的操作指南。
75条黄金法则听上去似乎条目繁多,但总的来说,它实际上一共就讲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讲的是“改变”,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变得更好,请先改变自己;第二件事情讲的是“关系”,处理好亲子关系是解决其他一切亲子问题的基础;第三件事情讲的是“方法”,书中提供了一系列解决亲子冲突的真实案例和具体方法,供我们参考。
上面提到的这位伟大的母亲,也就是《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叫做艾丽卡·雷斯切尔,她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她在加州大学、哈比托特儿童博物馆等学校和机构创办了父母教育探讨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此外,她还撰写了大量的关于孩子和家庭教育的文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看看那些优秀的父母都是怎么做的。
一、想要改变孩子,请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父母,他们一方面要求孩子不要玩儿游戏,可另一方面,自己却是个游戏迷,整天坐在电脑前面,彻夜彻夜的打游戏;还有一些父母,他们总是要求孩子多读书,可是自己一年也不看一本书,有时间的时候不是看电视就是玩儿手机。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们更多的会选择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忽略自己的耳朵。
董卿曾经说过:“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想要孩子发生改变,请先改变自己。
首先,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我们总是觉得孩子不听话,于是,就总对孩子重复同样的话。有的时候,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我们还会冲着孩子大喊。其实,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大喊大叫”其实相当于我们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不“大喊”,他们就可以不理睬我们。所以“大喊大叫”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们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艾丽卡·雷斯切尔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说,优质的父母都会做到“知行合一”。我们知道应该锻炼身体,就应该付诸行动;我们知道玩儿手机既浪费时间又影响视力,就应该坚决的放下手机;我们知道不应该向孩子发火,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当我们逐渐的改变了自己之前的生活习惯,孩子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做出相应的改变。
最后,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认知角度。孩子做的很多事情会让我们生气,有的时候甚至会让我们发怒,其实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我们存在着认知偏差。比如:早上,我们告诉孩子,请把书包收拾好,十分钟之后我们要出门。可是当十分钟过去之后,孩子还在玩儿积木。其实,孩子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听话,而是他们大脑的前额皮质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他们很容易“分心”。当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把孩子的“分心”看成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孩子表现出更多的耐心。
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其他一切教育活动基础
艾丽卡·雷斯切尔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说:
你可能听过,在地产行业有一句格言:真正重要的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类似的,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关系,关系,还是关系。
很显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其他一些教育活动的基础;如果亲子关系很糟糕,孩子总把父母当做敌人来看,那么,接下来的就会是孩子各种形式的反抗。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是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在斥责孩子的时候会这样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有毛病吧”、“如果你还这样的话,爸爸妈妈就不再爱你了”,其实,这样的话语是对孩子的极度不尊重。相反,如果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即便爸爸妈妈不喜欢你的这种行为,也会永远爱你。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改正,可以变得越来越好。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对于上了小学的孩子,很多父母往往把成绩看的十分的重要,一旦某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就会大发雷霆。这样的行为显然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也不希望自己考不好,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情孩子的遭遇,选择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和压力,帮助孩子走出逆境。当我们学会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孩子才愿意和我们倾诉,才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接纳孩子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应该做的是理解和接受它们。尝试去改变孩子的想法是愚蠢的,并且还很有可能会破坏亲子关系。
比如:当儿子悄悄的和我们说,他希望自己没有妹妹就好了。这时候,如果我们对他讲道理,想要改变他的想法,结果很可能就是他以后不会再和我们分享他的感受了。相反,如果我们和他说:“儿子,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或者说:“我很高兴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但是,我和你的想法是不同的。”他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感受得到了别人的理解,至于是否采取行动,那是另外的一回事。
三、面对亲子问题,父母要讲究处理方法
艾丽卡·雷斯切尔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讲到了很多处理亲子矛盾的方法和技巧,下面给大家介绍最常用的几种。
1.运用好同理心。教育孩子,同理心是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在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同理心都可以有效的缓和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理解自己的。这种得到别人理解的感受,会冲淡眼前不愉快的感觉。
对一个3岁的小朋友来说,坐车系安全带是一种特别不舒服的体验。他每次都要和妈妈说:“太难受了,我不想系。”如果妈妈用十分强硬的态度,强制孩子去系的话,孩子很可能就会大哭大闹。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先使用同理心,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然后再转移话题。我们可以这样来做:“哦,系安全带可能确实会让你感到有些难受,妈妈很理解你。来让妈妈抱一抱。儿子,妈妈这里有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咱们要不要一起听呢?”
2.用爱管教孩子。我们管教孩子的目的是教导,而不是惩罚或者羞辱。所以,当我们管教孩子的时候,要针对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而且,我们要和孩子说清楚,我们很爱他们,但是不喜欢他们这种行为。
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从学校回到家,我们总是会告诉他把外衣挂好,把书包放好,然后换鞋、洗手再去干别的事情。可我们却总是会发现,外衣和书包被扔在了地上,鞋子也扔的到处都是。当我们说了很多遍的话孩子充耳不闻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生气:“你这孩子为什么总是这样?弟弟妹妹都能做到的事情你为什么总是做不到?如果你以后还这样的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其实,我们应该这样和孩子说:“你到处乱扔东西的习惯真的很不好,妈妈不喜欢你乱扔东西的行为,这会让我感到不被尊重,会让我觉得生气。”
3.允许孩子犯错。经历挫折和失败,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人生经历,它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做的更好。而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很多父母会过于担心孩子犯错,于是他们代替孩子做了很多原本应该由孩子来做的事情。从表面上看,他们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犯错,其实,如果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在今后将会为此付出更为严重的代价。
我们很多父母都有督促并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还有很多家长,会陪着孩子写作业。甚至很多时候,家长还会因为孩子写作业速度太慢,对孩子大发雷霆,大打出手。其实,这就是家长剥夺了孩子犯错的机会,替孩子承担了不写作业的压力。如果家长每次都这样做,孩子就不会因为忘记写作业而受到老师的惩罚,也不会因此而感到自责。原本孩子不写作业的这种感受是可以让他自己纠正自己的行为,并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的。
父母应该做的是告诉孩子,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独立完成。如果不写作业,就有可能会影响到学习成绩。当然,如果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家长的帮助,可以随时提出来,父母会很乐意帮他。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艾丽卡·雷斯切尔的《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重在告诉我们,成为优质的父母是培养出优秀宝宝的前提。当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逐渐成为一名优质父母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必将走在越来越优秀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