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愤怒在民族英雄口中是如此豪迈,让人可以同仇敌忾,凭借一腔热血勇往直前。
然而,一腔热血会伴随着血腥,可能是自己个儿的,可能是对方的。例如《水浒传》里,宋江怒杀阎惜娇、病关索怒杀潘巧云、武二郎怒杀潘金莲。不去谈这些道德有缺的小说人物被杀是否应该,且说好汉怒而杀人的成效,他们出于私心,了却了心头义愤,大体上讲怒而杀人是有用的,但无益处。
在侠以武乱禁的朝代,英雄好汉们通常出于义愤,或除暴安良,或报仇雪恨,替朝廷做不能做的杀戮。不能否认,好汉的愤怒有积极意义,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二郎血溅鸳鸯楼,依着小说里朝廷的官官相护,如果好汉们不怒而杀人,这些恶人势必还会作恶,好汉们势必会受到迫害,所以,好汉们怒而杀人对社会安定是好的。
而在当下,怒而杀人肯定不行的,怒而打架都得蹲看守所,怒而骂街倒是常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街边两人各持板砖,互相对骂,愣是不动手,直到口干舌燥方觉彼此都是英雄好汉,然后握手言和。此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倒还可取,毕竟,解决了问题。
有些人,大事小情,不论对错、归因,立马先声夺人,摆出河东狮吼,声音大到完全听不到对方的只言片语。于是,对方只能和他斗大声,大到双方都听不清说了啥。吵完了,问题是啥,要怎么解决,压根儿不知道,不如接着吵吧。吵着吵着,若有人动了手,那便是好事。演上一出全武行后,双方全部蹲看守所冷静一番,冷静过了,想起来问题是啥之后慢慢谈,总还是能解决问题。
最怕的就是那些出离了愤怒的咆哮者,翻来覆去就一个观点:老子很生气。废话,矛盾双方都生气,可是生气能解决问题么?当然不能,就算吵得口干舌燥,问题还在那儿,像一个被人争风吃醋的美少女,安静地看戏。
可以说,愤怒于解决问题是无用的,甚至有害。人与人之间各执己见很正常,吵架也在所难免,如果一味地宣泄愤怒,谁也听不进去谁的解释,谁都觉得自个儿有理,只可能使矛盾更加剧烈,还不如打一架解决问题来得畅快。
比如一场责任难以划分的交通事故,事故双方各自从本身利益出发,进而比谁嗓门大,破口大骂,试图通过恫吓住对方,谁知对方也是此道高手,于是一场愤怒的拉锯战揭开序幕。过了一个钟头,讲得口干舌燥,再没一句话可说时,他们便叫来交警,让交警评理。交警同志判定了事故责任,两人又该为了钱的事大吵特吵。又是半个钟头,交警同志振聋发聩一声喝,两人开始各退一步,再吵半钟头后达成共识,彼此不服气地给对方十块钱,然后骑着自行车各回各家。
俩人因为都耽误了俩小时,一个本来要去办事却办不成了,回家恰巧撞见了媳妇偷人。一个本来趁着主人家出门,跑去偷人恰巧碰见了主家。互相一看,哟!还是刚吵过架的人,接着吵。
故事的女主角就比较冤了,本来天衣无缝的打算,居然让两个只会吵架的男人给耽误了。看着俩人掐着腰吵得不可开交,女主角索性从衣柜里拉出来一壮汉,两人如胶似漆地跑了。
上面这个例子有些夸张,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有话好好说》相对真实些。一场死缠烂打的恋爱激起了一场斗殴,一场斗殴牵连了一个老实人,主角凭着一腔怒气决定实施报复,谁知他要报复的人没被愤怒控制,从而逃过一劫,相应的,姜文饰演的男主角也逃过一劫。而全片最老实的人居然在结尾被激起了火气,曾因愤怒而失去理智的男主角居然跟他说:“有话好好说。”影片戏剧性的反差,反映了愤怒可以把一个好人逼得想杀人,但实际上,愤怒除了害处,一点用都没有。